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人物>> 凌锋:医生要守住三条戒律

凌锋:医生要守住三条戒律

byb.cn
[人物] 作者 :byb.cn 日期:2020-7-2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导读:医学是什么?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看病。光是看病吗?好像又不是。那么,医学究竟是什么?……通读本文,你会有所了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锋的署名文章《医生要守住三条戒律》,她强调,名为“看病”,实则“看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医生要守住三条戒律。

 

医学的本质是研究生命,医疗的功能是帮助他人解除病痛。然而,人体是可以分解的,生命是不可还原的;疾病是可以定义的,痛苦是不能量化的。给医学下一个系统定义,追问医学精神到底是什么,并不是一件简单事。

 

医学是有温度的


  第一个问题:医学是科学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陈方正先生所著《继承与叛逆》一书中,描述了“核心理论与相关学科结构图谱”,科学包括很多学科分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独独没有医学。

 

几百年来,医学仰仗其他学科解释自己,却从来没有一个自成体系的学说陈述自己。可以肯定的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简单相加不等于医学,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既是人体,更是生命。

 

我们可以用上述学科拷问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但不能拷问情绪、理想、对生死的态度和终极的关怀。我们习惯在钟表式的思维下不断建立医学分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在还原论的指导下细化分支,从人体解剖到分子、原子、电子……分支越来越细,研究对象越来越小,可我们离医学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本质越来越远。

 

我们放大了树木,却忘记了森林;我们研究树叶中的叶绿素,却忘记了森林中不只有树木,更有草地、阳光。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启德在他的《医学是什么》报告里说:“人们对现代医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人们因为成就生出了傲慢和偏见,因无知变得无畏,因恐惧变得贪婪,常常忘记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缺乏对医学目的和要到哪里去的思考。”


  医学的目的是行善,它因至善而崇高和伟大。行医就是行善。这种追求,是从医学、医院产生之初就已存在的。

 

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到,医生应仁心仁术,敬天爱人;《后汉书》所载“悬壶”传说中衍生出的“悬壶济世”一词,至今仍是患者对医者仁心的赞颂;而第一批为民众设立的医疗机构,也得益于基督教兴起后,同情、关怀等德行的传播。

 

人的生命起源于万般不可能的偶然巧合,它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需要倍加珍惜。求医者以性命相托的前提是医生能如病人自己一般看待他的生命,这是一种道德关怀,更是其珍贵所在。所以从医者不可偏离了医生的本真,即用技术去帮助人。

 

在我看来,医学应该是由科学和人文共同构成的系统医学,应该是有温度的。它既需要服从科学定律,更离不开人文法则。缺乏科学的医疗是愚昧的,缺乏人文的医疗则是冰冷的。

 

健康是一种稳态


  在系统医学的科学层面,要强调两个基本公理:一、健康是一种稳态;二、生命是一个具有自我康复能力的系统。

 

理解第一个公理,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病”?感觉不舒服是病,还是长了不该长的东西是病,又或者某些指标异常就是病?脸上有痣算不算病,毕竟它的偏旁是病字头,有些还可能恶化为黑色素瘤。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但如果将健康看作是一种内稳态,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当稳态被扰乱,偏离了你生活的正常状态,就是病了。

 

这种稳态会因人而异,因此,医生在判定任何一个特定的个人是否“健康”时,除了诉诸于主观感觉之外,还要看其所有内稳态在此偏离下能否长期维系。若答案是肯定的,则无需干预。比如,有些人血压120毫米汞柱是稳态,有些人血压140毫米汞柱是稳态,如果强行将后者的血压降到120毫米汞柱,反而可能导致身体不适。从这个意义上说,定出一个单一标准去衡量每个人的健康状态,是不合适的。

 

具体到治疗上,“治好”的概念也应有所改变,即每个人达到自己的稳态,就算治好,而不应该以病灶是否完全清除,癌症细胞是否被杀死得一个不剩为标准。比如,过度强调将肿瘤“切干净”,可能造成创伤过大、免疫下降过多等严重威胁生命的问题。反之,“与癌共存”早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一种健康生活状态。

 

正确认识第二个公理,有助于修正患者对医生及医疗行为的科学认知。生命系统有自洽和自我修复功能,治疗效果的好坏有时并不取决于医生、医术,更决定于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以肝移植为例,换上的新肝在被身体接受时,必然引发排异反应,医生可以用药减少排异,却会同时导致免疫力下降,难以抵抗外来细菌的侵袭。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换肝手术完成了,病人却最终死于感染等并发症。它并不像我们给汽车换个新轮子就会跑得更快那么简单。

 

医生不是一种营生


  人体是一个整体,名为“看病”,实则“看人”。医生不能只关注某个肿瘤切没切干净,某个病灶有没有消除,而应整体考虑这个患者的身体情况。医生之所以被称为医“生”,而不是医“病”,就是在提醒我们,患者来到医院的目的是希望活着、健康地走出去,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在构建系统医学的研讨中提出了医生的三条戒律:

 

第一条戒律:医生不能因治疗导致患者死亡,或因干预增加患者死亡的概率。原则上,任何对患者有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的治疗都是过度的;医生必须在维持生命稳态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过度干预。

 

第二条戒律:医生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疾病的各方面知识,尽可能用被认为是普遍有效的一切药物和手段治疗患者。除非它和第一条矛盾,存在过度干预可能。换句话说,医生不能只研究一个领域,而应对其他相关知识都有所了解,特别要对某一种治疗方式可能造成的伤害有所熟知。如果只了解自己领域的知识,就可能造成一叶障目,导致严重后果。

 

第三条戒律:医生必须尽一切可能了解作为单独个体的患者,认识和了解医疗干预可导致的一切稳态变化,而不是用一个“标准人”来衡量。

 

医生在面对患者时,所使用的治疗手段既应当包括医疗措施本身,还应该包括人文关怀,使治疗成为一门针对患者个人的艺术。除非它和第一、第二条矛盾。

 

医生的天职是帮助病人,这是医生职业受人尊重的根本,不可本末倒置。去年,医师规培方案出炉,其由于延长了医师培训时间,招来很多不满。

 

这不得不让人有所反思。医生应该考虑的是无止境学习,而不是纠结于增加了几年培训期。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学到更多知识,才能更好地医治病人。医生不是一种营生,而是一项受人尊重的事业。

 

在行医和谋生两个概念间,必须分清因果、顺序和主次。若一味将赚钱、升职放在首位,只会丢掉医生最珍贵的财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