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094食窦:嗳气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太阴脾经的第16穴腹哀,它是治疗消化不良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脾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17穴食窦,它对缓解嗳气有帮助,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气血之洞
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
窦,孔穴、地宫也。
食窦,名意指脾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漏落三焦内部的脾脏。本穴物质为腹哀穴传来的地部经水,随经水流行的还有较多的脾土物质,而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脏相通,脾土物质随流行的经水而回归脾脏,故名食窦。
和腹哀穴一样,食窦穴在医著中论述的也很少。为啥呢?主要是不常用到而已。并且,这个位置也不那么好找,医书上说是在“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数肋骨,可能一般人都不太会,瘦子还好办,如果是胖子,根本就摸不着肋骨。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先找到胃经的乳根穴,这个好找吧,男人就是乳头正对着下面,胸肌突起与胸壁的下缘交接处。女人就更好找了,把乳房掀起来就找到了。找到乳根穴以后,顺着肋骨往外一捋,捋到尽头,有一个凹陷处,就是食窦穴。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食”和“窦”命名的穴位,除“食窦”穴以外,均别无分号,可见其命名的独特性。
我们都知道,脾经的循行路线是自下而上走的。当走到食窦穴的时候,遇到了胸大肌的阻隔,上升势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本来脾经上升过程都是“气”为主,但在腹哀穴时,遇到了肋骨,气在上升过程中受阻,必会凝结成水,所以,这个“地部经水”继续上行到了“食窦”穴时,遇到了肋间隔,这个“间隔”,应该指的就是食窦穴中的那个“窦”,通过这些“窦”,将上升的气血回流到了脾脏,这就是“食窦”的穴义(“而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脏相通,脾土物质随流行的经水而回归脾脏,故名食窦”。)所以,我把它称之为“气血之洞”(食,经过消化吸收,终将变成气血)
二、缓解嗳气
几乎每个人吃多了、吃快了都会打嗝,胃降脾升,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下降不顺会打嗝,这叫胃气不降;同样,食物在吸收运化过程中,气血回流不顺,也会打嗝,这叫脾气不升。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的,而后者则是在消化过程中出现的,前者称为打嗝,后者称为嗳气。
嗳气很烦人,有时会整天都在“打嗝”状态中。遇此类情况,除了进食时放慢速度、控制食量以外,你还可以点揉或者摩擦食窦穴,顺着胸乳下的这根肋骨,反复摩擦点揉,有时,你就会感觉有股子气打嗝打出来了,人就会立刻感觉舒服了。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将脾经体表气血回流脾脏
【主治】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四、总结
1、气血之洞
2、缓解嗳气
这正是:饕餮大餐入腹中,肠胃负担来加重,打嗝嗳气连不断,解忧还需觅食洞!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1五脏别论之...11-1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0五脏生成之...11-1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9六节藏象论...11-0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9六节藏象论...10-2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8灵兰秘典论...10-2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7阴阳别论之...10-1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6阴阳离合论...09-3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