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张就咬指甲或是种强迫症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一紧张就咬指甲或是种强迫症,还表现为拔毛发、抠皮肤等,需心理干预
有位妈妈曾焦急地来门诊,说孩子经常咬指甲:写作业的时候咬,看电视的时候咬,想事的时候也会咬,无论怎么说都改不了。现在孩子的指甲咬得只有常人的一半那么长,边缘参差不齐,特别难看。她疑惑,这种行为属于强迫症吗?
其实,这个孩子的表现属于行为障碍,专业上被称为“咬甲癖”。很多儿童都会咬指甲,如果不严重,那么就只是一种不良习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大多会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指甲咬得比较严重,比如反复地、不分场合地咬指甲,明知不应该做但又控制不住,以致指甲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或周围的皮肤也被咬破,甚至合并了甲沟炎、皮肤感染等,则为病态咬甲癖,属于广义上的强迫性障碍。这种情形有的由儿童期延续而来,有的与当下的压力有关,比如长期焦虑、工作紧张、复杂人际等,都会诱发这种行为。
与咬甲癖类似的,还有“抠皮症”和“拔毛癖”。抠皮症,又称皮肤搔抓障碍、抓痕障碍。患者常因羞于承认搔抓行为而不愿就医,因此不易被识别,以致该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通常也被低估。搔抓行为一般只发生在独自一人或只有家人在场的安全环境下。患者会反复搔抓皮肤而造成皮损,部位多为面部、手臂或手。被搔抓的部位可能原本就有瑕疵,有的会以痤疮粉刺等皮肤病变为诱因,或是以前搔抓过的部位,也可能是正常皮肤。这种行为在夜间相对多一些。有的患者在抠皮后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但也会随之产生羞愧、尴尬的情绪。
拔毛癖,又称拔毛症,是以反复拔除自己或他人的毛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强迫相关障碍。患者常因此导致斑秃或脱发,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拔毛癖大多开始于青春早期,也有早发的类型,8岁之前就起病。这些儿童一般症状较轻,其发生可能是出于自我探索或自我安慰,大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有小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延续至成年。拔毛癖的拔毛行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无意识型,常在沉思或认真做事情时出现,比如上课、看电视时不知不觉地开始,大部分患者都属于这类;另一种则是有意识型的,与内心的冲动、紧张和拔毛念头有关,有的患者会借助镊子、镜子等工具来完成拔毛行为,多与青春期及相关的压力有关。拔毛过程常伴随着情绪状态的改变,拔毛之后,之前的紧张、焦虑、无聊、悲伤、尴尬、沮丧或孤独的情绪都会有所减少,安心和放松的情绪有所增加。但有的患者过后出现负性情绪,如失控感或羞耻感。
咬甲癖、抠皮症和拔毛癖,在有的诊断体系里划归为强迫相关障碍,在另外的诊断体系里则是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聚焦于躯体的重复性行为障碍。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重复出现,患者也反复尝试减少或停止这种行为,但没有成功。
出现这类行为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与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压力大时,为减轻紧张感而对身体皮毛“动手动脚”,缓和了情绪,也加重了症状,最终形成习惯。特别是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差的人,更容易保留这种消极的应对压力的行为。另外,童年期的创伤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该行为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对于这类障碍,轻者可采用心理干预。首先让患者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疾病有一个科学认识,减轻自责、无助和病耻感。其次,让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对行为做一个记录,分析哪些情景、事件会诱发咬甲、挠痒行为,继而回避这些刺激因素来减少行为发生。另外,学会用合理、健康的方式释放消极情绪,锻炼、冥想、肌肉放松等都比较有效。此外,还可以采用厌恶疗法,比如在指甲上涂上苦味液体,再咬指甲的时候会感到明显不适,由此减少不当行为。当然,如果症状严重,还是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寻求帮助,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生命时报》 2022-06-17 第1615期 第9版有位妈妈曾焦急地来门诊,说孩子经常咬指甲:写作业的时候咬,看电视的时候咬,想事的时候也会咬,无论怎么说都改不了。现在孩子的指甲咬得只有常人的一半那么长,边缘参差不齐,特别难看。她疑惑,这种行为属于强迫症吗?
其实,这个孩子的表现属于行为障碍,专业上被称为“咬甲癖”。很多儿童都会咬指甲,如果不严重,那么就只是一种不良习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大多会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指甲咬得比较严重,比如反复地、不分场合地咬指甲,明知不应该做但又控制不住,以致指甲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或周围的皮肤也被咬破,甚至合并了甲沟炎、皮肤感染等,则为病态咬甲癖,属于广义上的强迫性障碍。这种情形有的由儿童期延续而来,有的与当下的压力有关,比如长期焦虑、工作紧张、复杂人际等,都会诱发这种行为。
与咬甲癖类似的,还有“抠皮症”和“拔毛癖”。抠皮症,又称皮肤搔抓障碍、抓痕障碍。患者常因羞于承认搔抓行为而不愿就医,因此不易被识别,以致该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通常也被低估。搔抓行为一般只发生在独自一人或只有家人在场的安全环境下。患者会反复搔抓皮肤而造成皮损,部位多为面部、手臂或手。被搔抓的部位可能原本就有瑕疵,有的会以痤疮粉刺等皮肤病变为诱因,或是以前搔抓过的部位,也可能是正常皮肤。这种行为在夜间相对多一些。有的患者在抠皮后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但也会随之产生羞愧、尴尬的情绪。
拔毛癖,又称拔毛症,是以反复拔除自己或他人的毛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强迫相关障碍。患者常因此导致斑秃或脱发,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拔毛癖大多开始于青春早期,也有早发的类型,8岁之前就起病。这些儿童一般症状较轻,其发生可能是出于自我探索或自我安慰,大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有小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延续至成年。拔毛癖的拔毛行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无意识型,常在沉思或认真做事情时出现,比如上课、看电视时不知不觉地开始,大部分患者都属于这类;另一种则是有意识型的,与内心的冲动、紧张和拔毛念头有关,有的患者会借助镊子、镜子等工具来完成拔毛行为,多与青春期及相关的压力有关。拔毛过程常伴随着情绪状态的改变,拔毛之后,之前的紧张、焦虑、无聊、悲伤、尴尬、沮丧或孤独的情绪都会有所减少,安心和放松的情绪有所增加。但有的患者过后出现负性情绪,如失控感或羞耻感。
咬甲癖、抠皮症和拔毛癖,在有的诊断体系里划归为强迫相关障碍,在另外的诊断体系里则是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聚焦于躯体的重复性行为障碍。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重复出现,患者也反复尝试减少或停止这种行为,但没有成功。
出现这类行为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与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压力大时,为减轻紧张感而对身体皮毛“动手动脚”,缓和了情绪,也加重了症状,最终形成习惯。特别是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差的人,更容易保留这种消极的应对压力的行为。另外,童年期的创伤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该行为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对于这类障碍,轻者可采用心理干预。首先让患者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疾病有一个科学认识,减轻自责、无助和病耻感。其次,让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对行为做一个记录,分析哪些情景、事件会诱发咬甲、挠痒行为,继而回避这些刺激因素来减少行为发生。另外,学会用合理、健康的方式释放消极情绪,锻炼、冥想、肌肉放松等都比较有效。此外,还可以采用厌恶疗法,比如在指甲上涂上苦味液体,再咬指甲的时候会感到明显不适,由此减少不当行为。当然,如果症状严重,还是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寻求帮助,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
有关【强迫症】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
最新文章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