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炎症要抓紧治疗
受访专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陈锦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潘志刚本报记者 虞 晔
《生命时报》 2023-06-16 第1712期 第1版
19世纪60年代,一位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肖观察到癌变组织中有大量白细胞。白细胞是身体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它被激活用以对抗病原体等“入侵者”,并治愈受损组织。魏尔肖由此推测,一些肿瘤的起源可能与炎症相关。他的基本想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根据近年来各国新发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球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人们俗称的“炎症”。
六种炎症确认与癌症有关
炎症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最强大的武器之一,可随时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潘志刚介绍,当机体遇到外界有害生物体侵袭时,会产生免疫反应来消除这些致炎因子。有的免疫反应是清除外来“入侵者”并促进受损伤组织快速修复的,会造成炎症反应;有的则是免疫细胞被激活后,不仅攻击外来“入侵者”,还同时攻击自身正常组织,造成自身组织炎症。人们日常遭遇病毒感染、外部创伤、花粉过敏等的时候,都会引发炎症,常见的有鼻炎、胃炎、肺炎、肝炎、肾炎等。这些炎症会有一些常见的表现,如伤口疼痛、红肿、温度升高,还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等。
潘志刚说,正常的炎症反应能减少机体的损伤,但有时炎症可能成为癌细胞生长并扩散到全身的帮凶。尤其是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相关部位处于“一直修修补补又无法完全修好”的状态,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衰老……长此以往,就可能因为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偶尔出现DNA复制的错误而突破细胞衰老的限制,也就是出现了癌细胞。个别癌细胞出现,很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但战线拉得过长,癌细胞出现得越多,发生免疫逃逸的风险就越高。
“炎症与癌症其实是狼狈为奸。”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锦飞说,一些癌症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就更易出现炎症,癌症化疗也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变弱。以胃癌为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并发肺炎、咽炎甚至肠炎等。当然,不是所有的慢性炎症都与癌症有关,比如关节炎就与癌症无关,但以下六类已有明确证据显示可进展为癌症:
①慢性肝炎
肝炎病毒和脂肪肝都可能导致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后,易在细胞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将病毒基因片段整合到正常细胞片段里,从而造成细胞突变,形成肿瘤。有研究显示,一部分肝癌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破坏肝细胞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细胞在炎症长期浸润下突变,最终导致肝癌。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前认为,轻度萎缩性胃炎一般可通过治疗逆转;中重度的及时干预,大多数也不会进展为胃癌;少数重度萎缩性胃炎会癌变。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为胃癌,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度相关。
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分结肠克罗恩病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原理上都是肠道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转变为癌症的概率更大。慢性结肠炎8年以上癌变的几率低于1%,以后每年患癌几率增加0.5%~1%,20年以上的癌变几率达5%~10%。
④宫颈炎
宫颈发生炎性改变后,会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临床表现。如果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就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⑤胰腺炎
一般来说,从胰腺炎到胰腺癌只需三步:第一步,发生急性胰腺炎;第二步急性胰腺炎如果不彻底治愈、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这种情况是少数),且再无法彻底治愈;第三步,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若没有及时发现或治疗,极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⑥牙周炎
目前已有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还与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
多种疾病的共同土壤
美国科学院院士米切尔·拉扎尔曾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阐述炎症“阴阳”作用的文章,其中提到,炎症反应一方面可对抗外来入侵,另一方面可造成损害。当炎症因素的上升和下降得不到控制时,会发展出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甚至是新冠肺炎之类的疾病。过多的炎症会引起败血性休克等情况,不受控制的“细胞因子风暴”会导致多器官衰竭,这种现象也已在新冠疫情中被广泛报道。
潘志刚表示,如果炎症反应超出了一定的作用范围,那就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共同土壤。
①心血管疾病
过度或长期激活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免疫系统释放大量促炎因子,促炎因子可导致动脉壁损伤和斑块形成,是促成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促炎因子可引发血小板聚集,严重时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或中风等。
②肥胖或超重
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可以产生导致炎症的化学物质。另外,脂肪组织不单单由脂肪细胞组成,它还包括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如巨噬细胞。太多脂肪堆积,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可使得低度炎症状态进一步加剧。
③糖尿病
在糖尿病发展中,炎症反应会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引起血管和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影响胰岛素在组织中的转运和吸收,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炎症刺激会使得脂肪细胞代谢异常,太多炎症因子的分泌继续损害胰岛细胞,加快糖尿病发生、发展,进入恶性循环。
④神经系统性疾病
炎症反应得不到控制就会直接毒害神经,使得神经元细胞受损。以痴呆症为例,患者大脑中的某些细胞,发生炎症反应时可释放炎症因子,加快神经元退行性病变速度。
⑤抑郁症
在抑郁症急性发作期,无论是炎症反应,还是炎性胰岛素因子释放都异常活跃。一些研究证据显示,持续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可增加患抑郁症几率。
日常做好防炎措施
生活中许多因素会引起炎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是最常见的原因,高温、低温、紫外线、机械损伤等物理因素也能诱发炎症。潘志刚说,炎症会伴随人的一生,不必过度“谈炎色变”,其实目前的肿瘤免疫疗法也是受到激活炎症反应的启发而改进的。但是,在没有发生肿瘤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学会减少炎症危害健康的可能性,尽量避免慢性炎症和炎症失控。
调“动”抗炎因子。运动时,肌肉不停地收缩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及分子量小的肌动蛋白,此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中可减轻炎症反应。建议每周进行3~4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搭配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力量。
吃些抗炎食物。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可扰乱肠道菌群环境,诱发慢性炎症;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烧烤等也会加重炎症反应。建议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蛋类和大蒜、生姜等能帮助抗炎的食物。
远离污染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注意室内卫生清洁,尽可能不要用染发剂和杀虫剂,远离强酸、强碱和甲醛等化学因子。
减少“压力性炎症”。背负着巨大压力会降低身体调节炎症的能力。熬夜会扰乱生物钟,诱发多种炎症疾病。因此,建议保持乐观,积极调节不良情绪,规律作息。
陈锦飞表示,患有慢性炎症的患者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医生建议监测和治疗,最好每年都要做一次全身体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患者除了定期做胃镜,还要注意筛查幽门螺杆菌并及时治疗。潘志刚说,有时中西医结合是调理慢性炎症的一个有效方法。比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西医采用菌群肠道种植(重新移植一些菌群到肠道),但有时新菌群适应不了肠道环境,无法成功,而中医就可以采用中药灌肠来修复。
两位专家强调,非细菌性炎症,千万不要乱用抗生素。慢性炎症往往不是细菌引起的,要么是无菌性炎症,要么是病毒感染。即使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也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事件]吃相不好全身受伤11-27
- [事件]原醛症会让血压居高不下11-27
- [事件]做到两点可防首次中风11-27
- [事件]肥胖会掩盖心血管病11-26
- [事件]寒潮来袭 心血管遭遇7大考...11-26
- [事件]一定要趁年轻养成这5个好习...11-26
- [事件]狼疮并非不治之症11-25
- [事件]在外不爱说话 焦虑闹的11-25
- [事件]吃相不好全身受伤11-27
- [事件]原醛症会让血压居高不下11-27
- [事件]做到两点可防首次中风11-27
- [事件]肥胖会掩盖心血管病11-26
- [事件]寒潮来袭 心血管遭遇7大考...11-26
- [事件]一定要趁年轻养成这5个好习...11-2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2异法方宜论...11-25
- [事件]狼疮并非不治之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