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坏胆固醇别降太低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老年人坏胆固醇别降太低 控制在40~55毫克/分升最合适,太低增加脑出血风险
研究人员对我国南方地区15家医院、6387名年龄超过75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分析,平均随访12.7年间,共发生4267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其中包括1518例脑卒中事件、515例心肌梗死事件。研究发现,75岁以上的老年人坏胆固醇降至40~55毫克/分升最合适,降得过低(≤40毫克/分升)会增加脑出血风险。这是由于老年人通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比较明显。此外,过度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可能增加细胞通透性,从而增加脑出血风险。
为防止意外发生,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将坏胆固醇控制在理想水平内。具体来说,生活中可以从饮食、运动、药物三方面着手。
调整饮食。老年人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杂粮、豆类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另外,要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品等。
坚持运动。对普通人来说,坚持运动、均衡饮食、作息规律,是控制坏胆固醇水平最有效的办法。老年人应保持运动习惯,可以进行打太极、跳舞、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以加强身体素质,消耗多余脂肪。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降脂效果不理想,老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启动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此外,一年打两次、用于降低坏胆固醇的小干扰核酸也已经在临床投入使用。
老年人除了控制坏胆固醇水平外,综合评估其他脂质成分也非常必要。例如,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等,都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称为“好胆固醇”,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浓度残余胆固醇和脂蛋白a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的重要因子。《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建议,40岁以下人群应每2~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要检测。其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多项危险因素的人群,以及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皮肤或肌腱黄色瘤、跟腱增厚者要格外注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副研究员 陈妍梅 □肖智文
《生命时报》 2023-11-24 第1755期 第18版
研究人员对我国南方地区15家医院、6387名年龄超过75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分析,平均随访12.7年间,共发生4267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其中包括1518例脑卒中事件、515例心肌梗死事件。研究发现,75岁以上的老年人坏胆固醇降至40~55毫克/分升最合适,降得过低(≤40毫克/分升)会增加脑出血风险。这是由于老年人通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比较明显。此外,过度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可能增加细胞通透性,从而增加脑出血风险。
为防止意外发生,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将坏胆固醇控制在理想水平内。具体来说,生活中可以从饮食、运动、药物三方面着手。
调整饮食。老年人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杂粮、豆类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另外,要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品等。
坚持运动。对普通人来说,坚持运动、均衡饮食、作息规律,是控制坏胆固醇水平最有效的办法。老年人应保持运动习惯,可以进行打太极、跳舞、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以加强身体素质,消耗多余脂肪。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降脂效果不理想,老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启动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此外,一年打两次、用于降低坏胆固醇的小干扰核酸也已经在临床投入使用。
老年人除了控制坏胆固醇水平外,综合评估其他脂质成分也非常必要。例如,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等,都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称为“好胆固醇”,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浓度残余胆固醇和脂蛋白a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的重要因子。《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建议,40岁以下人群应每2~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要检测。其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多项危险因素的人群,以及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皮肤或肌腱黄色瘤、跟腱增厚者要格外注意。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种植牙能用上40年04-24
- [事件]接触大自然可止痛04-24
- [事件]“长高门诊”一号难求04-24
- [事件]圆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轻男04-23
- [事件]四类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发生低血糖时首选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04-22
最新文章
- [事件]种植牙能用上40年04-24
- [事件]接触大自然可止痛04-24
- [行业新闻]北京试点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04-24
- [事件]“长高门诊”一号难求04-24
- [事件]圆柏致敏今年格外猛04-23
- [事件]他汀升糖重女轻男04-23
- [事件]四类人要吃他汀防病04-23
- [事件]发生低血糖时首选食物是什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