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疑病症 身体本没有病

疑病症 身体本没有病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7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假想有病导致焦虑不安 检查正常仍然四处求医 疑病症,身体本没有病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 袁勇贵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梁光明
  本报记者 施 婕
  《生命时报》 2023-12-12 第1760期 第1版

  几个月前,年逾五旬的赵女士因胸闷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后,尽管没发现器质性病变,可她仍觉得胸闷气短,甚至因担心自己患严重心脏疾病,晚上不敢入睡,生怕在睡梦中遭遇心梗。之后,赵女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医院做检查,几个月花了数千元。

  生活中,像赵女士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最终被确诊为“疑病性神经官能症”,也就是疑病症。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研究院研究团队在《BMC公共卫生》杂志发表研究称,最新数据显示,疑病症终身患病率为5.7%,中老年人群发病较多,患者年经济负担平均约857~21138美元(约合人民币6132~151247元)。

  失控的疾病想象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梁光明前不久就在门诊遇到一位与赵女士情况类似的患者。就诊前,这名40多岁的患者因时常感到胃部有饱胀感、隐痛感,且自觉“胃部蠕动缓慢、食物很难通过胃肠道”,已去医院做过多次检查,且各项结果均无异常。但患者依然怀疑自己处于胃癌初期,近几个月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非常焦虑。

  “这类患者是典型的疑病症,主要表现是过度关注身体某一部分,尤其会对假想的躯体病症焦虑不安,往往手里已经拿着一沓化验单,却依然在四处求医、反复求证,试图得到心理安慰。”梁光明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补充说,很多患者还会对家人的健康过度担忧,害怕父母、子女或配偶患某种严重疾病;即使家人现在身体健康,也会担心他们未来会罹患绝症,这在医学上被称为“代理性疑病症”。

  记者梳理发现,健康焦虑与疑病症在概念术语上存在争议。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将疑病症作为健康焦虑的严重极端形式。“从学术概念来看,疑病症属于神经症谱系疾病的亚型。一般有两个维度来确诊疑病症:一是患者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与其身体实际情况不相符;会对自身健康状况作出疑病性解释;反复就医或进行医学检查,依然抱有疑虑,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医生的解释也无法打消其顾虑。二是疑病症状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以及与家人的关系等。”梁光明介绍。

  梁光明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心内科、呼吸科、急诊科较常见到疑病症患者。尽管中老年是疑病症的高发年龄段,但近些年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开始过度关注健康问题。袁勇贵曾就“医务人员的健康焦虑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健康焦虑程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到中年进入高峰阶段,女性发病高于男性。

  内向、敏感的人易中招

  数据显示,健康焦虑在初级保健和门诊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达10%和20%。事实上,对自身健康适度关注是一种良好的适应性行为,可帮助人们减少健康风险,防患于未然。可一旦放任这种关注过度发展,就可能进展为疑病症,甚至出现躯体症状。

  两位专家概括了导致疑病症的几大因素。

  一是遗传因素。多项研究显示,疑病症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疑病症,子女患病的概率会升高;同时,父母对身体的负面、紧张态度,也会影响子女对身体和疾病的认知。

  二是心理特质。如果性格内向,比较敏感、多疑,平时容易紧张,一些压抑的情绪会让身体进入紧张状态,稍有不适极易引发紧张、恐惧情绪。

  三是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可能过分解读一些身体的表现或症状。梁光明对记者表示,一些敏感体质人群在进入中老年后,可能会觉察到一些细微的身体活动变化,比如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的改变,如果对这些身体信号产生误读,也会引发焦虑。四是躯体疾病。慢病人群或癌症幸存者被视为疑病症的高发人群,他们经常对病情的复发或恶化感到焦虑。


  此外,袁勇贵说,社会压力、网络环境、应激事件都可能成为疑病症的诱因。当人们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下,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紊乱,诱发健康焦虑,这也是疑病症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互联网上的健康科普信息数量庞杂且良莠不齐,不少内容会打着科普之名贩卖健康焦虑。另外,当人们遭受一些意外事件刺激,如亲人意外得病或因此去世,一些敏感特质人群容易产生疑病倾向。

  《BMC公共卫生》杂志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分析了美国、丹麦、瑞典等国的疑病症患者医疗费用。其中,美国疑病症患者在首次就诊前的12个月人均花费约1965美元(约合人民币14060元),首次就诊后12个月约为2089美元(约合人民币14947元);在英国,这笔费用为1295~7089美元(约合人民币9266~50723元)……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给医疗保健系统和社会构成负担,也在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可能因过度担心身体健康而焦虑甚至失眠,并引发一系列躯体疾病。挪威一项纳入7000名社区参与者、随访12年的调查发现,健康焦虑人群中,6.1%会发展为缺血性心脏病。与此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充满恐惧,往往很难集中精力工作或学习,有不少人因固执和多疑,常常无法被家人理解,也得不到相应支持。

  建立“四感”抵御焦虑

  在诊断疑病症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健康焦虑量表作为评估工具。其中,怀特利指数、健康焦虑量表、疾病态度量表、健康焦虑问卷较为常用。以健康焦虑问卷为例,该表包括: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寻求保证的行为、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程度等多个维度内容,旨在反映患者健康焦虑的严重程度。

  袁勇贵表示,如果健康焦虑已发展到疑病症程度,仅用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疗效。通常需要通过联合治疗,即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帮助患者改变担心和恐惧的思维模式,减少对身体健康的过度关注,继而改善疾病症状。“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袁勇贵认为,只有将关口前移、打好“预防针”,才能减少疑病症的发生、发展,具体可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三管齐下”。

  加强监管,遏制健康“假科普”。应持续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同时加强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加大对谣言、伪科普的整治力度。现在,有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会流行一些“假科普”,这些文章看似有着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实则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不值一辩。“如果能肃清伪专家们的忽悠行为,疑病症的发生率可能会减少一大半。”梁光明说。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袁勇贵表示,患者处于健康焦虑早期时,家人需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帮助,尽力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建议每年为老人预约一次体检,平时主动关心和陪伴他们,并耐心解答相关疑问。

  建立秩序感、联结感、控制感、效能感。梁光明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有健康焦虑的人群应逐渐建立起这“四感”。具体来说,秩序感是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作息规律、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联结感是指通过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交往,获得多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控制感则是能够掌控和支配自己的生活,使之规律有序,这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心态;效能感是指认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能从中获取自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