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野”一点的孩子身体好

“野”一点的孩子身体好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2-24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绝大多数孩子被“圈养”在室内,体质变得越来越弱 “野”一点的孩子身体好


  受访专家:

  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 张思莱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张一民

  本报记者 田雨汀
  《生命时报》 2024-02-06 第1776期 第1版

  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曾经说过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可现如今,像野花一样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孩子被“圈养”在室内,体质变得越来越弱。美国儿童治疗师安吉拉·汉斯科姆在其《让孩子去野》一书中积极倡导户外玩耍,她认为,当下许多孩子都错过了教室和家庭以外丰富的感官体验,只有到户外去野、玩耍,才能还他们一个真正身心健康的童年。

  养得拘束让孩子体质下降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是多数家长的养娃心态。从孩子刚会玩耍、走路,家长就用护栏把孩子“圈”起来,生怕磕着碰着了。家长还总是以天气不好、工作太忙为由,很少陪伴孩子到户外晒太阳、做游戏。到了学龄期,户外活动更是给学习“让路”,孩子们被安排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学校也开始课间拖堂、占用体育课,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们玩耍和户外撒野的时间。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张思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即使孩子营养摄入再均衡,体质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她认为,目前虽然出了“双减”政策,但不少家长过于重视文化课,自行给孩子加作业,拼命“鸡娃”“内卷”。另外,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吸引着孩子们,使他们一股脑扎进屏幕,导致户外运动时间大幅减少。

  还有很多家长对户外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户外活动是危险的:一方面,孩子们迫切希望自由的成长和探索;另一方面,父母又担心外界风险,倾向于将孩子“锁”在家中。在诸多风险和压力下,不少家长甚至学校都选择了后者。此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审理了一起学生因课间活动意外受伤的案件,学生陈某因独自在学校玩双杠摔落在地,导致右上肢损伤。事故发生后,陈某家长与校方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遂将学校起诉至法院。正是这样的案件警示着学校和家长,把孩子看得越来越紧:限制孩子课间外出,甚至只有去厕所才能离开座位;部分学校担心体育锻炼、外出游玩等带来意外伤害,干脆就不组织户外活动。

  《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4个孩子中就有1个户外活动时间少于1小时。孩子们“撒野”的机会被剥夺了,只能被宅在家里,拘在教室里,体质自然变得越来越差。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一民强调,孩子养得拘束,会导致肥胖超重、近视率升高、脊柱侧弯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0%,个别地区已逼近30%。即便是在农村,想要看到身强力壮、生龙活虎的“野孩子”也不容易,有专家预测,2025年乡村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将全面超过城市,出现“城乡逆转”。教育部2019年数据显示,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56%、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超过90%,主要原因就是户外活动时间太少。长时间久坐不动,导致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的人数已超过500万,且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成为继肥胖、视力下降后第三大儿童健康问题。

  “撒野”让身心自由发展

  “自由玩耍、运动对孩子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张一民表示,当前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跟上时代,仅仅关注营养和简单的结构化运动,削弱了对儿童感觉系统和运动技能发育的重视。张思莱补充道,孩子需要的“撒野”,是科学适宜的户外运动和自然环境中的游戏与探索,不仅能增强孩子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感官和运动技能发展,还对认知与情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让孩子去野》的作者安吉拉·汉斯科姆积极倡导户外玩耍,她表示,这十多年来,美国出现了一项“新自然运动”,强调在自然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运动技能、感觉系统、社交情感技能和认知能力,它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受益。

  增强一生体魄。在徒步、爬山、探秘大自然等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增强体魄、锻炼体能,还能提高耐力、磨炼意志力。通过户外竞技活动,把孩子从虚拟的电子世界拉回现实,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应对挑战和考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抗病能力。户外撒野可以无形中提升孩子免疫力,降低过敏发生率。张思莱说,目前我国婴幼儿、青少年患有过敏性疾病数量明显增加。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跟居住环境过度清洁也有关。实际上,孩子的身体免疫系统需要一点刺激,才能形成更好的保护屏障。中医也认为,人多与自然物质接触,不易患上过敏性疾病,让孩子去大自然里摸爬滚打、玩泥巴,可以建立更强的抗病能力。

  促进大脑发育。儿童期是对动植物、科学实验等最关键的敏感期,户外环境带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元化感官刺激,有助于建立和巩固神经突触的发育,例如,孩子观察植物或昆虫,可以提升专注力;攀爬、跳跃、奔跑等运动能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敏性,促进感统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能迅速提升,这些在书本上是无法获得的。

  降低近视发生。日间户外活动是预防孩子近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孩子长期处于室内,眼睛接收到的视觉刺激不足,加之近距离用眼,很容易患上近视。而户外自然光属于多光谱光源,有助减缓眼轴变长(近视度数加深),远眺景物也能调节睫状肌紧张状态、有效缓解眼疲劳。

  培养社交情感。让孩子到户外去,探索未知领域,能培养好奇心和自信心,有助缓解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与小伙伴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孩子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更能提升他们的社交适应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提升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守护天性,让孩子野起来

  放手让孩子跋山涉水,在大自然中“撒野”,可以奠定他们一生的健康基础。近年来,美国倡导的“新自然运动”推动了孩子们更多走向户外。2015年,美国宣布“所有孩子去公园”计划,给学生免费发放公园年票;2019年,华盛顿州拨款150万美元用于户外教育和娱乐活动。其他不少国家也在倡导让孩子“撒野”,例如,日本举办面向幼儿和小学生的“户外生存训练”;德国的“野外教育”是让孩子深入自然教育主题公园;马来西亚学校开设户外冒险课程,传授孩子钓鱼、生火、攀爬等技能。

  两位专家建议,我国政府部门也可以在公园、景区等地给孩子们开辟更多“撒野空间”,中小学校也要严格落实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不占体育课,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各级学校还可以探索劳动课、游学、户外集训等丰富的活动形式,给孩子们更多去自然中“撒野”的机会。

  张一民建议,1~5岁幼儿每天可以在户外玩5~8小时,通过主动游戏学习如何生活、如何长大;5~13岁的学龄儿童每天4~5小时体育运动和户外玩耍,保证课间、课后都有足够时间外出锻炼;13~19岁的青少年则应每天活动3~4小时,促进大脑和身体健康发育。

  好的“撒野”体验,提倡“在玩中学”。张思莱表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前,家长可以事先通过书籍、绘本,带孩子认识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等到了公园或景区时,再共同“复盘”,让孩子既能玩好,又能收获新知识。比如,让孩子赤脚在海滩上玩耍、带孩子去观鸟、去农场采摘、与小动物互动、跟孩子一起做园艺等。

  不过,撒野要有安全边界。适合孩子的户外游戏应该风险可控,放手让孩子“撒野”前,家长要给他们讲好注意事项,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危险,例如,远离水深湍急处,不要在陡峭、临崖处打闹,不在铁路沿线上玩耍等,家长要在视线范围内看护好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突发问题,出现不舒服时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