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教育因人而异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参考个性 刺激有度 苦难教育因人而异
“所谓具体对待,就是要因材施教,结合孩子的个性及家庭环境做出选择。”琚金民说,如果孩子具有内向、怯懦、自卑、抑郁、孤独、封闭等个性,成长环境复杂,平时所受的负面刺激较多,家长就不宜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因为这样的孩子,本就缺乏安全感,如果再有“苦难”情绪输入,只会让其生活在痛苦之中,恐怕往后要用一生来治愈不幸的童年。
排除以上情况,对多数孩子来说,有必要适当进行一些苦难教育。“毕竟,现在很多孩子从小生活在蜜罐中,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骄纵、自我的个性,需要一些‘挫折’来平衡。”琚金民说,正确合理的苦难教育有以下好处:1.磨炼孩子的意志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苦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成长垫脚石的作用,战胜苦难可以加速孩子的成长。2.增强孩子的幸福感。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不会铺张浪费,还懂得勤劳节俭。3.增强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经历苦难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当他有了经验后,面对新的挫折时就有了底气。家长进行苦难教育时要把握好“度”,琚金民给出了以下建议。
苦难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意思是说,家长要针对孩子自身的缺点选择合适的苦难教育内容。琚金民讲到一个案例:有个孩子不爱学习,说自己长大要做生意挣大钱,读书没啥用。于是,他的父亲就在暑假把孩子接到他的打工地卖冰棍,结果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受不了了,此后像变了个人,开始认真学习。“他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做生意的辛苦,也亲眼看到父亲打工的不易,这些促进了他的积极转变。”
苦难教育要有度。苦难教育不可过度,时间不能过长,频率不能太频繁,强度不能过大,要在孩子身体、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
不可复制家长的苦难。时代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家长不要刻意复制自己孩童时代所受的苦。比如,有的家长小时候步行十几公里上学,如果现在也要求孩子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就显然不合适了。
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本报记者 单祺雯《生命时报》 2024-03-19 第1785期 第10版
“所谓具体对待,就是要因材施教,结合孩子的个性及家庭环境做出选择。”琚金民说,如果孩子具有内向、怯懦、自卑、抑郁、孤独、封闭等个性,成长环境复杂,平时所受的负面刺激较多,家长就不宜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因为这样的孩子,本就缺乏安全感,如果再有“苦难”情绪输入,只会让其生活在痛苦之中,恐怕往后要用一生来治愈不幸的童年。
排除以上情况,对多数孩子来说,有必要适当进行一些苦难教育。“毕竟,现在很多孩子从小生活在蜜罐中,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骄纵、自我的个性,需要一些‘挫折’来平衡。”琚金民说,正确合理的苦难教育有以下好处:1.磨炼孩子的意志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苦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成长垫脚石的作用,战胜苦难可以加速孩子的成长。2.增强孩子的幸福感。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不会铺张浪费,还懂得勤劳节俭。3.增强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经历苦难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当他有了经验后,面对新的挫折时就有了底气。家长进行苦难教育时要把握好“度”,琚金民给出了以下建议。
苦难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意思是说,家长要针对孩子自身的缺点选择合适的苦难教育内容。琚金民讲到一个案例:有个孩子不爱学习,说自己长大要做生意挣大钱,读书没啥用。于是,他的父亲就在暑假把孩子接到他的打工地卖冰棍,结果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受不了了,此后像变了个人,开始认真学习。“他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做生意的辛苦,也亲眼看到父亲打工的不易,这些促进了他的积极转变。”
苦难教育要有度。苦难教育不可过度,时间不能过长,频率不能太频繁,强度不能过大,要在孩子身体、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
不可复制家长的苦难。时代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家长不要刻意复制自己孩童时代所受的苦。比如,有的家长小时候步行十几公里上学,如果现在也要求孩子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就显然不合适了。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测肠道健康04-01
- [事件]肠息肉离癌约5~10年04-01
- [事件]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04-01
- [事件]涂风油精不能治早泄03-31
- [事件]湿气太重身体发臭03-31
最新文章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测肠道健康04-01
- [事件]肠息肉离癌约5~10年04-01
- [事件]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04-0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事件]涂风油精不能治早泄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