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四类饮食哪种最延寿

四类饮食哪种最延寿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7-2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上海交通大学对13种食物进行了为期10年的研究 四类饮食哪种最延寿


  受访专家:

  北京食品学会老年食品与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 王国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 毅

  本报记者 牛雨蕾 欧阳云霜
  《生命时报》 2024-06-25 第1810期 第1版

  自古以来,饮食便与寿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怎么吃才最延寿?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选取了我国23个省份1.2万名65~115岁的老人,从2008年起随访10年,分析并记录他们对13种食物的摄入频率,包括水果、蔬菜、肉类、海鲜、鸡蛋、大豆、腌菜、糖、蒜、乳制品、坚果、蘑菇或藻类或茶、主食。最终归纳了我国老人常见的四种饮食模式:奶蛋糖模式、肉食模式、东北模式、植物健康模式,每种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都不同

  ①奶蛋糖模式

  研究中,遵循“奶蛋糖”饮食模式的老人会摄入较多的乳制品、鸡蛋、糖、大豆、蘑菇或藻类。研究显示,采用该模式的老年男性全因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而未采用的男性全因死亡风险为79.7%。意外的是,这种饮食模式增加了老年女性的全因死亡率,风险高达82.8%。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这一饮食模式中,各类营养摄入均衡,特别是乳制品、鸡蛋、大豆都是优质蛋白,蘑菇和藻类又富含膳食纤维、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可促使老人增长肌肉,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预防骨质疏松。

  至于健康获益为何有性别差异,朱毅认为,可能是奶、蛋、糖的综合作用所致。一方面,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已被多次证实,有研究发现,长期嗜糖者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10~20年。“女性比男性更爱吃糖,蛋奶增加的好处可能被糖带来的负担所掩盖,导致女性全因死亡率增加。”研究者也发现,受访的老年女性更可能是肥胖者、嗜糖者;而老年男性的糖摄入量较少,蛋奶摄入量较多。另一方面,奶、蛋对健康的影响呈现复杂的U型关系,即在限定食用量内摄入越多益处越大,超量食用反而有害。以鸡蛋为例,阜外医院研究发现,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但是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医院发现,每周超过6个鸡蛋,全因死亡风险会增加35%。

  “要适量摄入奶和蛋,减少糖的摄入。”北京食品学会老年食品与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国义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奶及奶制品每日摄入300~500克(普通盒装牛奶1~2盒),鸡蛋40~75克(约1个)。每日糖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5克以下。此外,朱毅鼓励老年人每天食用15克大豆,折算为豆制品食用量,即豆腐44克、豆腐干33克、豆浆220克、豆腐脑400克。菌类和藻类每周可吃两次,每次100克左右。在此饮食模式基础上,每天摄入500克果蔬,适量补充鱼虾、畜禽肉各50克左右,可使营养摄入更加均衡。

  肉食模式

  遵循“肉食模式”的老人经常食用肉类和海鲜,每天或隔天就要吃一次。研究发现,该模式能显著提高生存率,老年女性生存率从17.2%提升至19.5%,老年男性则更明显,生存率从19.2%升至24.5%。

  王国义分析,肉类、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营养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均可改善健康,尤其海鲜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保护心血管健康、延缓大脑衰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超过50%的人营养不良。一项涉及11个国家的调查指出,相比吃素较多的老年人,适当吃肉可使患癌风险更低,更加长寿。原因是肉类中富含优质蛋白,也是维生素B、钙、镁等营养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这些营养素正是老年人容易缺乏的。

  朱毅分析说,这种饮食模式对男性益处更大可能是因为,男性基础代谢率和运动量比女性更高,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更多。所以,摄入更多肉类的男性可能因此收获更多健康好处,生存率大幅增加。不过,这种以肉为主的饮食容易营养失衡,增加肥胖超重、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风险。

  “所以摄入肉类和海鲜类也要适度。”研究者称,此前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肉类和鱼类摄入量与死亡率呈U型关系,过度摄入会给身体带来危害。朱毅提醒,老年人应根据自身营养状况决定肉类摄入量。适量摄入鱼、禽、畜等肉类,平均每天120~200克。优先选择鱼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采取该饮食模式的老人,平时还应注意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的摄入,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占1/2;200~350克新鲜水果,不能用果汁代替鲜果。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老人慎用该饮食模式:肾功能受损者需减少蛋白质摄入,必要时暂停吃肉;心血管疾病患者少吃排骨、肥牛等红肉,多用鱼肉替代;脂肪肝患者减少脂肪摄入;糖尿病患者吃肉尽量蒸煮,避免熏烤煎炸;痛风患者吃肉尽量水煮、清蒸,且不要喝汤,避免嘌呤堆积;湿疹患者也应少吃红肉,避免饱和脂肪酸加重皮肤变态反应。

  东北模式

  研究中,爱吃腌菜、大蒜、茶的老人被归纳为“东北模式”。研究发现,坚持这种饮食习惯的城乡居民,无论男女,全因死亡风险都会降低。

  朱毅指出,一直以来,东北饮食不被营养专家看好,因其饮食风格主要以咸鲜肥腻为主,重油重盐、过火过油的烹调方式更不利于健康。不过,研究中的东北模式,突出了腌菜、大蒜、茶这三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优势。东北人喜欢吃酸菜、辣萝卜、腌黄瓜、榨菜等,人们时常认为盐分多、不健康,但事实上腌菜营养并没有那么差。蔬菜发酵时会产生丰富的益生菌,帮助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提升身体年轻态。大蒜和茶的降“三高”作用也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朱毅介绍,大蒜还能降低胃癌、肠癌风险,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日本曾对百岁老人调查发现,八成百岁老人有饮茶习惯。

  朱毅指出,老年人可以用茶替代汤或饮料,用蒜代替盐调味,能有效减少食盐摄入量,有助血压控制。腌菜不当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建议腌菜时可放点维生素C片剂,可有效阻断亚硝胺的形成。尽量腌制20天后才可食用,每次食用量50克左右,每周吃1~2次即可,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肾病的老年人应少吃甚至不吃任何腌制食品。此外,采取这种饮食模式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新鲜果蔬,烹调方式少油少盐,腌菜是下饭利器,应警惕主食摄入量超标。

  植物健康模式

  该饮食模式是在摄入足够主食的基础上,经常食用新鲜水果、坚果、蔬菜和藻类。研究发现,四种饮食模式中,该模式对老年人最有利,可使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特别是85~100岁年龄组,死亡率下降得最多。生存率在所有模式中最高,老年男性30.7%,老年女性29%,其他模式仅有17.2%~27.6%。

  “健康模式对男女都有益,且年龄越大获益最多。”朱毅介绍,多吃果蔬的好处已被多次证明。哈佛大学一项长达30年、覆盖200万人的研究发现,每日食用2份水果、3份蔬菜(共5份,每份80克)时可达最佳延寿效果,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分别降低12%、10%、35%。坚果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虽然脂肪含量多,但多为油酸、亚油酸等优质脂肪,只要将其放在三餐之内食用,就不会增加过多热量。藻类食物富含多糖、膳食纤维及多种营养素,正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所需要的,紫菜、龙须菜、裙带菜还有降脂的功效。

  朱毅建议,老人健康饮食应做到餐餐有蔬菜,多种蔬菜换着吃。还要多摄入不同种类的水果,如橘子、苹果、梨、桃、西瓜、葡萄、香蕉等。主食要多样化,少吃精白米面,可搭配少量粗粮、薯类和杂豆类。动物性食物换着吃,每日摄入量在120~150克。少吃盐焗、炭烤、奶香等风味的坚果,避免摄入额外的盐、糖、油,对健康不利。

  最后,朱毅总结道,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探究长寿饮食模式意义重大。不过,该研究提出的四种饮食模式并未跳出以往研究框架,且单一地执行某种模式的延寿效果有限,但它为老年人了解各类食物的延寿效果提供依据,有助于老人了解各类食物优缺点,规避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只有均衡摄入蔬菜、水果、肉蛋奶、主食,吃得丰富、营养,才是长寿之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