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饮食保肠道平安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优化饮食保肠道平安 肠道有两大主力菌群,一个保障正常生理功能,一个与生病相关
《生命时报》 2024-12-20 第1858期 第1版
肠道内栖息着上万亿细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群体,在食物消化、营养代谢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与免疫、内分泌调节等有密切关系。以往研究多聚焦于菌群整体平衡与否对健康的影响,较少提及不同菌群之间的关系。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上发表的突破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有两大核心,一个会参与正常生理功能,一个往往与生病相关,两者的平衡决定着健康走向。
肠道菌群有了“主心骨”
同人类一样,人体内的肠道菌群也有“社交”属性,并不是自己埋头苦干,而是以“群组”的形式协作或竞争,从而发挥功能。新研究对11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高纤维膳食干预(膳食纤维摄入量从十几克增加至四五十克),通过分析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粪便样本,筛选出在不同时间点均可保持稳定“交流”的141株细菌。
研究人员又纳入43种临床指标(如胆固醇、白细胞炎症因子、心率变异性),对更多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141株细菌广泛存在,不受地域、种族和病种的限制,甚至可用来协助区分患者与健康人。
研究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冠名讲席教授赵立平介绍,这141株细菌在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占比不到8%,却是维系整个肠道菌群网络的关键,一旦将之抽离,整个肠道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可以说,这些菌群是核心菌群,对维护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具体来看,141株细菌划分了两个派系,以“你升我降”的“跷跷板”形式影响着健康。当研究人员对此进行干预,使其中一个功能群占据优势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便随之下降,血糖水平得到改善;一旦干预停止,另一功能群会再度兴起,血糖水平也开始恶化。
两大菌群亦敌亦友
赵立平表示,按照具体功能,肠道核心菌群可被划分为两大类——基石功能群、病生功能群。
基石功能群几乎不携带任何致病因素,代谢产物也有“大作用”。比如,短链脂肪酸既可“酸化”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又能直接杀灭肠道内有害菌,同时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酪酪肽等肠道激素的分泌,调节机体代谢和食欲,在糖尿病、结直肠癌等疾病患者的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往往严重不足;丁酸盐是肠道上皮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可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胞壁成分可参与免疫细胞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病生功能群则主要由机会性致病菌构成,携带几乎所有已知的抗药性基因和毒力因子基因。
表面看来,基石功能群对健康更为有益,病生功能群则有害。实际上,一个健康的肠道内两种菌群缺一不可,并需保证两者动态平衡。因为病生功能群并不等于“有害功能群”,反而能让免疫系统时刻保持警觉,不断训练肠道应对外来不利因素的能力。不过,两种功能群往往此消彼长,基石功能群必须占据主导地位,以保障两大菌群以输出有益物质为主。一旦病生功能群过度生长,代谢产物会让机体错误地认为体内有感染,引发全身性炎症,进而推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生活中的多重因素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使病生功能群占据上风。
饮食低纤维。膳食纤维是人体无法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却是基石功能群必需的能源和营养来源。在发酵、分解纤维的过程中,菌群会将短链脂肪酸等代谢“废物”释放到肠道里,这对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两者互利共生。而我国成年人的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能达到推荐量的人不足5%,基石功能群因此失去“食物”来源,若同时饮食的脂肪含量高,病生功能群便有了充足营养,开始过度繁殖。
母乳供养少。母乳喂养在肠道菌群定植中起决定性因素,其中的低聚糖等成分可促进婴儿肠道中基石功能群的定植,有效抑制病生功能群的生长。多项研究显示,与喂养配方奶的婴儿相比,喂养母乳的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水平较高,潜在病原菌的水平低。但若母乳喂养不充分,或可影响未来的肠道健康。
运动状态差。规律运动有助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使肠道内部环境保持“干净”,支持基石功能群的生长。但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削弱肠道蠕动,可使粪便等代谢产物“滞留”在肠道内,持续为病生功能菌输送“养料”,打破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
药物被滥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中国菌群移植平台负责人张发明表示,部分人习惯“一有肠道不适就吃胃药”,尤其是抑制胃酸类药物,长期如此会破坏肠道内环境,增加疾病发生或恶化风险。抗生素滥用问题也需警惕,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伤害有益菌。
此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均可改变肠道微环境,使其成为病生功能菌的“温床”,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精神压力大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削弱肠道屏障并间接改变饮食习惯,比如诱发情绪性进食、暴饮暴食,影响健康。
把肠道养成发酵罐
多数情况下,两大核心菌群失调可引发轻微不适,比如口腔异味、胃部不适、恶心、便秘、腹泻、焦虑等。张发明表示,如今临床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的重要性,人类疾病种类繁多,大部分可归结为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且其源头可能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在赵立平看来,“人体可被看作是肠道菌群的恒温发酵罐,丰富的营养就是培养基。”
优化饮食结构。饮食有助塑造肠道菌群,日常不妨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有益菌提供必要的能量来源,比如燕麦、糙米、杏仁、南瓜子等谷物和坚果,鹰嘴豆、扁豆等豆类,西兰花、红薯、苹果、香蕉等蔬果,同时减少酒精以及含有大量添加剂、防腐剂的超加工食品(如快餐、零食、含糖饮料)的摄入,为菌群营造适宜的发酵环境,使其生成更多有益人体的代谢“废物”。酸菜、泡菜、酸奶、纳豆等发酵食物也可显著提高菌群多样性。
药食同源干预。赵立平表示,中国传统医学有“药食同源”的概念,强调食物和药物间没有严格界限。对肠道菌群来说,药食同源食品的重要特点是富含可供发酵、利用的膳食纤维,比如山药、红枣、莲子、苦瓜和枸杞。其中的药理成分还可发挥抗炎、调节免疫和代谢等作用。但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是独特的,药食同源食物的选择需因人、因时而异,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
不要迷信“药物”。建议服用任何药物或保健品前,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尤其是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更不要私自服用“清洁肠道”的中药或西药,也不要长期外源性补充“守护肠道”的益生菌制剂,这些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应用粪菌移植。粪菌移植已被临床应用于疾病治疗,是指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帮菌群重建生态平衡。虽然已有报道称近百种疾病可由此得到有效治疗,比如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并发症等,但粪菌移植在中国是严肃医疗技术,需由高度专业的医生决策。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冠名讲席教授 赵立平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中国菌群移植平台负责人 张发明
本报记者 钟财芬《生命时报》 2024-12-20 第1858期 第1版
肠道内栖息着上万亿细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群体,在食物消化、营养代谢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与免疫、内分泌调节等有密切关系。以往研究多聚焦于菌群整体平衡与否对健康的影响,较少提及不同菌群之间的关系。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上发表的突破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有两大核心,一个会参与正常生理功能,一个往往与生病相关,两者的平衡决定着健康走向。
肠道菌群有了“主心骨”
同人类一样,人体内的肠道菌群也有“社交”属性,并不是自己埋头苦干,而是以“群组”的形式协作或竞争,从而发挥功能。新研究对11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高纤维膳食干预(膳食纤维摄入量从十几克增加至四五十克),通过分析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粪便样本,筛选出在不同时间点均可保持稳定“交流”的141株细菌。
研究人员又纳入43种临床指标(如胆固醇、白细胞炎症因子、心率变异性),对更多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141株细菌广泛存在,不受地域、种族和病种的限制,甚至可用来协助区分患者与健康人。
研究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冠名讲席教授赵立平介绍,这141株细菌在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占比不到8%,却是维系整个肠道菌群网络的关键,一旦将之抽离,整个肠道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可以说,这些菌群是核心菌群,对维护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具体来看,141株细菌划分了两个派系,以“你升我降”的“跷跷板”形式影响着健康。当研究人员对此进行干预,使其中一个功能群占据优势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便随之下降,血糖水平得到改善;一旦干预停止,另一功能群会再度兴起,血糖水平也开始恶化。
两大菌群亦敌亦友
赵立平表示,按照具体功能,肠道核心菌群可被划分为两大类——基石功能群、病生功能群。
基石功能群几乎不携带任何致病因素,代谢产物也有“大作用”。比如,短链脂肪酸既可“酸化”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又能直接杀灭肠道内有害菌,同时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酪酪肽等肠道激素的分泌,调节机体代谢和食欲,在糖尿病、结直肠癌等疾病患者的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往往严重不足;丁酸盐是肠道上皮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可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胞壁成分可参与免疫细胞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病生功能群则主要由机会性致病菌构成,携带几乎所有已知的抗药性基因和毒力因子基因。
表面看来,基石功能群对健康更为有益,病生功能群则有害。实际上,一个健康的肠道内两种菌群缺一不可,并需保证两者动态平衡。因为病生功能群并不等于“有害功能群”,反而能让免疫系统时刻保持警觉,不断训练肠道应对外来不利因素的能力。不过,两种功能群往往此消彼长,基石功能群必须占据主导地位,以保障两大菌群以输出有益物质为主。一旦病生功能群过度生长,代谢产物会让机体错误地认为体内有感染,引发全身性炎症,进而推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生活中的多重因素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使病生功能群占据上风。
饮食低纤维。膳食纤维是人体无法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却是基石功能群必需的能源和营养来源。在发酵、分解纤维的过程中,菌群会将短链脂肪酸等代谢“废物”释放到肠道里,这对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两者互利共生。而我国成年人的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能达到推荐量的人不足5%,基石功能群因此失去“食物”来源,若同时饮食的脂肪含量高,病生功能群便有了充足营养,开始过度繁殖。
母乳供养少。母乳喂养在肠道菌群定植中起决定性因素,其中的低聚糖等成分可促进婴儿肠道中基石功能群的定植,有效抑制病生功能群的生长。多项研究显示,与喂养配方奶的婴儿相比,喂养母乳的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水平较高,潜在病原菌的水平低。但若母乳喂养不充分,或可影响未来的肠道健康。
运动状态差。规律运动有助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使肠道内部环境保持“干净”,支持基石功能群的生长。但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削弱肠道蠕动,可使粪便等代谢产物“滞留”在肠道内,持续为病生功能菌输送“养料”,打破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
药物被滥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中国菌群移植平台负责人张发明表示,部分人习惯“一有肠道不适就吃胃药”,尤其是抑制胃酸类药物,长期如此会破坏肠道内环境,增加疾病发生或恶化风险。抗生素滥用问题也需警惕,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伤害有益菌。
此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均可改变肠道微环境,使其成为病生功能菌的“温床”,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精神压力大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削弱肠道屏障并间接改变饮食习惯,比如诱发情绪性进食、暴饮暴食,影响健康。
把肠道养成发酵罐
多数情况下,两大核心菌群失调可引发轻微不适,比如口腔异味、胃部不适、恶心、便秘、腹泻、焦虑等。张发明表示,如今临床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的重要性,人类疾病种类繁多,大部分可归结为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且其源头可能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在赵立平看来,“人体可被看作是肠道菌群的恒温发酵罐,丰富的营养就是培养基。”
优化饮食结构。饮食有助塑造肠道菌群,日常不妨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有益菌提供必要的能量来源,比如燕麦、糙米、杏仁、南瓜子等谷物和坚果,鹰嘴豆、扁豆等豆类,西兰花、红薯、苹果、香蕉等蔬果,同时减少酒精以及含有大量添加剂、防腐剂的超加工食品(如快餐、零食、含糖饮料)的摄入,为菌群营造适宜的发酵环境,使其生成更多有益人体的代谢“废物”。酸菜、泡菜、酸奶、纳豆等发酵食物也可显著提高菌群多样性。
药食同源干预。赵立平表示,中国传统医学有“药食同源”的概念,强调食物和药物间没有严格界限。对肠道菌群来说,药食同源食品的重要特点是富含可供发酵、利用的膳食纤维,比如山药、红枣、莲子、苦瓜和枸杞。其中的药理成分还可发挥抗炎、调节免疫和代谢等作用。但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是独特的,药食同源食物的选择需因人、因时而异,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
不要迷信“药物”。建议服用任何药物或保健品前,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尤其是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更不要私自服用“清洁肠道”的中药或西药,也不要长期外源性补充“守护肠道”的益生菌制剂,这些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应用粪菌移植。粪菌移植已被临床应用于疾病治疗,是指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帮菌群重建生态平衡。虽然已有报道称近百种疾病可由此得到有效治疗,比如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并发症等,但粪菌移植在中国是严肃医疗技术,需由高度专业的医生决策。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体重指数22.5~23.5...01-08
- [事件]减重戒烟酒 肝癌少一半01-08
- [事件]中风有一些小众症状01-08
- [事件]为啥摘下眼镜听不清话01-07
- [事件]北方老人更要护脑力01-07
- [事件]候鸟养老选哪座城市01-07
- [事件]护血管有个最佳蛋白比01-06
- [事件]优化饮食保肠道平安01-06
最新文章
- [事件]体重指数22.5~23.5...01-08
- [事件]减重戒烟酒 肝癌少一半01-08
- [事件]中风有一些小众症状01-08
- [事件]为啥摘下眼镜听不清话01-07
- [事件]北方老人更要护脑力01-07
- [事件]候鸟养老选哪座城市01-0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7脉要精微论...01-06
- [事件]护血管有个最佳蛋白比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