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养生堂唐由之其实眼睛会说话全集
【byb.cn】 2011年12月10日、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及学生巢国俊做客《养生堂》节目,在两期节目中为您打开心灵之窗,解读身体真相。精彩节目,敬请收看 ~
嘉宾简介:
唐由之
唐由之,字昆吾,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医眼科学家。1926年7月1日出生。1942年经唐云友人石瓢僧人引见,拜见上海中医眼科名医陆南山先生。亲眼看到眼病患者之多,其状凄苦。毅然下定决心,立志银海探骊,济人于盲瞽。后由石瓢僧人推荐,拜师陆南山,从此步入攻读岐黄书,钻研龙木术的生涯。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眼科金针拨障术和睫状体平部的手术切口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为中国中医眼科的学科带头人,在中国外享有盛誉。
人物小传:
1926年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0年~1947年 拜师陆南山先生,并到苏州陆南山眼科分诊所应诊。
1947年~1951年 在杭州市上珠宝巷开设昆吾眼科诊所。
1951年~1952年 在杭州联合诊所工作。
1952年~1957年 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57年~1978年 历任广安门医院眼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负责人。
1978年~1994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4年至今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
2009年 被人社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生平简介:
1926年7月1日出生。其父经营参行,因抗日战争期间,民不聊生,商业萧条,家私日渐消耗而倒闭。14岁就读初等中学期间,其母谢世,家境日下,不得已而中途辍学,由其兄唐云接到上海生活,续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上海分校,专攻古典文学,师其兄学习国画、书法。1942年经唐云友人石瓢僧人引见,拜见上海中医眼科名医陆南山先生。亲眼看到眼病患者之多,其状凄苦。陆先生诊所业务繁忙,医德高尚,疗效确切,有拨云见日之功,盛誉江浙村邑。这次拜见,给唐由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毅然下定决心,立志银海探骊,济人于盲瞽。后由石瓢僧人推荐,拜师陆南山,从此步入攻读岐黄书,钻研龙木术的生涯。 陆南山时为上海名医,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先驱,中医眼科界革新的倡导者,为最先使用眼底镜、裂隙灯、显微镜等现代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诊断的中医眼科医师。他思想开放,能洋为中用,善于吸收消化先进的东西,学习他人之长处。唐由之在陆先生门下,夙兴夜寐,奋发攻读。由于他聪慧机敏,谦虚好学,深得陆先生器重,常使之左右,指点秘要。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在陆氏诊所学风、医德的陶冶下,学识与日俱增,技艺基本练就。于第5年,受陆先生委托,到苏州开设的陆氏眼科分诊所,代理陆先生应诊。1947年底旋归故里,在杭州市上珠宝巷开设昆吾眼科诊所,正式悬壶医林,拨云推翳,救盲瞽于世。1951年响应国家号召,首批加入联合诊所工作。在此期间,他深感要弘扬中医事业,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既要业专,又要学博。因此,他白天忙于诊务,晚间先后在上海国医夜校学习中医基础,在杭州文化夜校补习初高中的英语和数学等课程,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他巧遇国家选拔在职中医培养提高的良机,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宿愿。经过5年寒窗攻读,于1957年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从事眼科的研究、临床和教学工作,并兼任北京中医学院眼科教学。
中医眼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由之在5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努力继承和发展前人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取得的成就,为海内外眼科学者所重视,他先后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和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药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分卷主编,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欧洲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副主任,出席了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第25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并于1990年3月在北京主持召开了26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其中的中医眼科学分会。
研究工作: 研究睫状体平部切口 发扬"金针拨障术" 在北京医学院学习期间,唐由之与同学组成眼科研究小组,经常研究中医眼科事业之兴衰,探讨金针拨障术之奥秘。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条件比较优越。1958年开始用兔子作金针拨障术的动物实验。1959—1960年期间正式进行金针拨障术的临床研究,做白内障针拨术20余例,手术全部成功,并于1960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会议上发表。
唐由之在对古代金针拨障术的继承和发扬研究工作中,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
第一,在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的问题。西医眼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金针拨障术这种手术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炎症),抑且包藏着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眼内出血,以及玻璃体混浊变化的重大威胁,因而被放弃。唐由之通过对古代医著,特别是《目经大成》中关于金针拨障术"针锋就金位,去轮与锐眦相伴,正中插入,毫发无偏"的记载,结合现代解剖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睫状体平部血管少,以静脉为主,有肌纤维,手术切口出血机会少,参考中国古代积累1000余年的实践经验,说明此部进行手术,具有手术程序简便,操作较安全,效果较好等优点,经过多年的临床手术长期随访,以及术后眼球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证明了在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是安全可行的,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第二,解决了白内障针拨术的近期并发症青光眼问题。唐由之经过观察,分析术后引起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后房水经过拨障针进入的通道进入玻璃体腔内,使其内容增多,体积增大,将前部玻璃体挤进瞳孔区,并脱入前房,形成玻璃体疝。这种因素是手术无法避免的。他分析了术后青光眼发生的成因,采取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增加划破玻璃体前界膜的动作,破坏了玻璃体疝的完整性,避免了完全阻塞瞳孔,从而不再影响前后房水的交通,再也不会发生此类青光眼。至此,从根本上解决了白内障针拨术后发生青光眼的可能性。
在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于1966年4月,由卫生部傅连暲副部长主持聘请了中国有名中西医眼科专家,召开了"白内障针拨术科研成果鉴定会",会上得到了好评,一致通过了鉴定,并且制定了推广培训方案。此项成果为中国中医药经过中西医专家进行科学审定的第一项科研成果。
1978年3月,唐由之出席了中国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代表大会。在会上,白内障针拨术作为科技成果,又一次受到了表彰。中国外一些党政领导人,有的患了白内障,因年老体弱,无法采用其他白内障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针拨术荣幸地被选用。唐由之多次为一些党政领导人作了手术,恢复了光明,一次又一次地为金针拨障术、为祖国医学赢得了声誉。
突出贡献:
在临床手术学研究的同时,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用裂隙灯、三面镜进行临床远期观察眼球内部睫状体切口的形态变化,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术后眼球组织学的改变,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观察术后可能发生的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对睫状体部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新认识。深化了睫状体平部作手术切口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践性。为眼科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85年1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主持召开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研究成果鉴定会",该项成果得到中西医眼科专家们的好评,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推荐上报卫生部评奖。
《健康报》1985年1月13日除作详细报道外,还专门发表了《继承传统,贵在创新》的短评。1985年10月8日,《健康报》公布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研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中医中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首次荣获国家科学3项技术进步奖之一。鉴于唐由之在医学方面给人类作出的突出贡献,世界文化理事会于1988年11月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奖状。
唐由之多年来一贯十分注重科研、办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早在1963年,在中医研究院鲁之俊院长支持下,就将白内障针拨术的技术带到了广西农村,为广大贫下中农治病,并进行研究工作。1969年至1970年又继续在广西的广大农村从事医疗和研究活动,并为当地培养了许多眼科专业人员。1971年至1972年又到福建省龙溪、漳州等地,从事白内障套出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举办了多期学习班,培养了许多眼科人才。1978年以后,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研究生的带教工作,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整理和研究中医眼科学。唐由之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而且有着良好的医德和医风。他在长年的医疗工作中,待患者如亲人,特别是白内障手术患者,多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他经常搀扶接送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有时送病人上厕所,甚至为病人拿便器,倒尿盆。对待工作极端负责。他在分管病房工作期间,不管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首先都要到病房看望病人,观察病情,几十年如一日,深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他良好的医德医风熏陶了眼科的年轻医护人员。这一优良作风,已成为不成文的制度传了下来。
唐由之总是把自己的才智、技术和本领,视为人民的财富,在培养下级医师的过程中,总是耐心教诲,谆谆善诱,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希望更多的人,热爱中医药事业,更好地掌握中医眼科的技能,为防盲、治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唐由之和所有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在科学的征途上,经历了无数曲折和艰辛。在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训。对自己的学生,他经常讲自己在科研和医疗工作中的挫折和教训,决不以成绩去掩饰教训。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少走弯路,吸取教训,避免失误。
主要论著:
1 唐由之.中医对沙眼的认识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2 唐由之.中医对白内障的认识与金针拨白内障手术的初步研究.江苏中医.1961,(6):8—12.
3 唐由之.树枝状角膜炎的辨证论治.中医杂志,1963,(3):12。
4 中医研究院外科研究所眼科研究室(唐由之执笔).老年性白内障针拨术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66,13(1):64—67。
5 唐由之等.老年性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疗效分析.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79,3。
6 唐由之等.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的理论探讨.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79,21。
巢国俊
巢国俊,男,副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五项。参加编写《中医眼科全书》等多部眼科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应邀在国际性眼科学术会议上作学术讲座。擅长于角膜炎、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激光手术等。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这是1975年,毛泽东主席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一个多小时,捂着眼睛摸索着为他的主刀医生,写下了鲁迅吊杨杏佛的这首诗。因为这首诗里巧含了主刀医生唐由之的名字。2011年12月10日到11日两天,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及学生巢国俊做客《养生堂》打开心灵之窗,解读身体真相。
一、眼睛与五脏的关系。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就是说眼睛可以反映各脏腑精气的盛衰。因此中医认为:眼睛的角膜对应肝,眼角对应心,眼睑对应脾。可以针对这个规律对眼睛的疾病有个基本的判断。
二、白内障
唐老建议50对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半年或一年到建议做一次眼睛检查,以便早发现是否患有白内障,白内障药物治疗无法根治。
三、保护眼睛的方法
100克桑叶,100克黑芝麻,加蜜揉在一起,早晚各10克盐汤送服。用于飞蚊症。
养生堂主持人-悦悦
本期嘉宾: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
本期的另一位嘉宾: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视网膜科主任(巢国俊)
岂有豪情似旧时
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撒江南雨
又为斯民哭健儿
这笔迹是毛主席的
在1975年毛主席做了平生第一次眼科手术时写的
而且是手术之后一个小时的情形下写的,之后送给了他的手术医师 (唐由之)
这时唐由之与毛主席等人的合影
当时给毛主席做的白内障手术叫"金针拨障术"
白居易曾患过白内障,且也是采用金针拨障术治好的
唐老曾经给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治过眼睛
针拨术治疗白内障还被印成邮票
现场观众互动
眼睛的示意图
唐老及学生现场解析眼睛中的五轮
五轮,指哪五轮
解析方剂
眼睛对应着五轮
专家告知:预防白内障,要戴上墨镜减少光线的刺激
在饮食上:不要吃得太咸、太甜
主持人问唐老:如果保护自己的眼睛?
唐老提出:要避免接触感染
防止红眼病的发生
防止角膜炎
嘉宾推荐"自制桑麻散"可缓解飞蚊症
改版后的眼睛保健操
两位嘉宾现场解释眼保健操的做法及保护范围
- [视频-讲座]养生堂王卫国保护人体生命枢...09-18
- [视频-讲座]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视频-讲座]健康之路温建民茧子背后有隐...04-26
- [视频-讲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齿需要拔吗04-10
- [视频-讲座]养生堂郭伟怕冷背后暗藏脑梗...02-07
- [视频-讲座]健康之路王传林致命的伤口狂...11-14
- [视频-讲座]健康之路王传林致命的伤口破...11-13
- [视频-讲座]健康之路范学顺便血就是痔疮...10-31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
- [事件]对镜揪出疾病苗头11-20
- [事件]揪头发的疼传得最快11-19
- [事件]乐观变老多活七年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