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

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4-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美国发布最新权威报告 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


  航空总医院药局副主任药师 陈 群

  《生命时报》 2025-03-14 第1879期 第19版


  前不久,美国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将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的给药频次降低至每5年一次,即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椎骨骨折的发生率。报告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引起巨大反响,也给我们留下很多应用方面的思考。比如,原先的抗骨松方案是不是可改为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绝经后女性发病率较高,骨密度的下降在绝经后女性中几乎普遍存在(平均每年下降0.5%~1%)。预防早期绝经后女性的骨丢失,维持骨密度接近年轻时的峰值水平,可显著降低晚年骨折的风险,是骨折初级预防的重要策略之一。唑来膦酸是一种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机制是减少骨破坏、促进骨沉积。其主要为针剂,注射使用,使用前应先补充足量的钙剂。一般来说,唑来膦酸一年注射一次,应连用3年。此前已证实每12~18个月用药一次,可预防老年女性骨折,对骨密度和骨转换的影响会持续5年以上。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每5年或每10年接受一次唑来膦酸治疗,也可显著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对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持续长达10年。这种间歇性治疗策略为关注骨质疏松风险的女性提供了一种临床可行的治疗选择。

  不过,应用唑来膦酸是有前提条件的。这种长间隔用药策略仅适用于没有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绝经后女性,可能不适用于老年女性、男性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研究样本数量、时间等条件限制,而且尚未涉及到种族、其他年龄段、多病种等因素,因此最终结论不一定全面,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唑来膦酸的最佳给药间隔,以优化其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的应用。

  作为新发现,该研究为唑来膦酸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新的观察思路,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每一位患者。因此,在传统方案治疗过程中,没有足够成熟或证据之前不要过分着急更换方案或自行调整,以免得不偿失。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