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田,山东聊城人,男,副院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多家杂志副主编、编委。擅长消化内镜介入诊断与治疗,如早期癌的内镜下切除,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的结扎和硬化,胆结石的内镜下取石,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教育经历:
1980.9~1985.7 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专业经历:
1988.9~1992.9 在首都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攻读消化科硕士、博士学 位, 获博士学位。
2004.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
2003.9~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
2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10~2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2.10~1994.10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工作,主治医师。
1985.8~1988.8 在北京友谊医院内科工作,住院医师。
外访经历:
2002.1~2002.7 香港大学客座教授
1999.11~2000.2 作为研究学者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医科大学消化系病中心(师从 P.B. Cotton)进行学术交流。
1995.6~1995.9 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师从 S.C. Sydney Chung)进行学术交流。
1994.3~1994.6 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大学圣·玛丽医院(师从 S.K. Lam)进行学术交流。
专业特长:
临床侧重于消化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如早期癌的内镜下切除,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结扎和硬化、溃疡病出血的内镜下止血,胆结石的内镜下取石,胰腺炎的内镜治疗。在第五、六届国际治疗内镜及胃肠病学术会议及第二届中国消化疾病学术周进行现场操作表演。科研侧重于消化系癌前疾病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及早诊、早治。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医刊》副主编、《消化疾病观察》副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临床内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
北京市第12届人大代表 北京市青联第七、八届委员、常委。
科研、获奖及发表文章:
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95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之"‘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使用新技术研究"项目中的"环境与健康"课题中的"反流性食管炎与早期食管癌关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之专题
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科委下达的国际合作项目(99-35-13)一项作为第一责任人已完成国家科委下达的国际合作项目(97-343-01)一项
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一项
参与国际合作课题一项(菲律宾、中国香港、大陆)。
作为第一作者的"中药鸦胆子的新用途—-治疗胃溃疡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一作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论文56篇,作为主编之一撰写专著一本,作为副主编之一撰写专著一本,作为第一译者翻译专著一本,为五本专著撰写其中部分章节。
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
- [事件]对镜揪出疾病苗头11-20
- [事件]揪头发的疼传得最快11-19
- [事件]乐观变老多活七年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