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不饿还吃或是心病

不饿还吃或是心病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8-1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除了饱腹,吃东西还是很多人获得安慰、减轻压力的方式,被称为“情绪化进食”。美国“积极的力量”网站刊文指出,偶尔、适量地通过饮食取悦自己没有问题,但是出现以下情况,就可能是病态,需要调理、干预。


  张 楠 编译

  《生命时报》 2024-07-05 第1813期 第15版


  ①不饿也要吃

  情绪化进食者可能会大量吃零食,或在吃饱以后还继续吃。因为这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习惯,把食物作为管理自己情绪的一种应对机制,在感到压力、压抑、焦虑时,就会下意识地伸手拿食物,不知不觉越吃越多,严重时会暴饮暴食。


  ②渴望特定食物

  糖、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因为能提供暂时的安慰或快乐,也被叫做“安慰性食物”。情绪化进食者对这类食物有偏好,且口味越来越重、食量越来越大。


  ③秘密进食

  因为对自己吃的东西或吃的量感到尴尬或内疚,情绪化进食患者常常独自或偷偷吃东西。


  ④有失控感

  明知道自己过度放纵了,但就是停不下来,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⑤吃完感到后悔

  饱餐一顿的人通常是快乐的,但存在情绪性进食问题的人,吃完不仅觉得身体不舒服,还有后悔、内疚、羞耻感。


  ⑥常把吃喝当奖励

  偶尔款待自己没有过错,如晋升后吃顿庆祝餐。但经常采用这种奖励方式,可能就是情绪化进食的早期迹象。


  ⑦食物占据大脑

  如果一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食物,而且要花很多时间缓解自己大吃带来的愧疚,就要怀疑是否为情绪化进食。


  不饿还拼命吃的源头,多与不良、不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有关。人在承受压力时,身体会生成皮质醇,这种激素会增加食欲,对含糖、脂肪和咸味食品渴求感更强。所以,管理能力差的人,会简单粗暴地通过食物来抑制或缓解负面情绪。还有的人是因为无聊或缺乏刺激,漫无目的地吃东西能带来享受感。但不加以控制的话,就会慢慢变成“有压力就吃”“无聊就吃”的习惯,让身心都受损。

  当你发现自己“没事就在吃”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调整,避免发展为非理性进食。

  识别诱因。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触发了情绪化进食。是压力、无聊、孤独,还是其他?确定诱因有助于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情绪。

  采用替代性应对机制。吃喝确实能让人心情好,但它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建议努力培养出健康的压力应对方式,如锻炼、冥想、业余爱好、与亲友交谈等,才能让事态往积极的方向走。

  练习正念进食。在进食过程中,充分地感受食物,比如关注食物的颜色、气味、质地和味道,还可以觉察自己吃东西时的想法和感觉。

  规划饮食。定好每顿正餐、加餐吃什么,避免因不良情绪采取冲动性饮食。

  寻求帮助。如果情绪化进食影响了日常生活,最好向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