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灵者寿”很有道理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项追踪13年的研究证实 “鼻灵者寿”很有道理
有句俗语叫“鼻灵者寿”,意思是嗅觉灵敏的人患病风险低,更有可能健康长寿。如今,这一说法得到了科学证实,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相比嗅觉灵敏的老人,“鼻子不太好使”的老人10年内死亡率高46%,10年后死亡率高62%。也就是说,如果上了年纪后能依然保持灵敏的嗅觉,那么获得“长寿入场券”的希望更大。
晚年鼻子灵更容易长寿
每深吸一口气时,人体的嗅觉系统都会经历一次气味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分子进入鼻腔,通过鼻腔内皮上数百万个嗅觉感受器,将信息传递至大脑前额叶的嗅球,从而实现对气味的识别。作为人体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一,嗅觉犹如一面镜子,其灵敏度能反映出身体健康状况。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为期13年的追踪调查中,对2289名71~82岁的健康老人进行嗅觉测试(他们被要求识别12种普通气味)。结果发现,与能够分辨更多常见气味的老人相比,那些“鼻子不太好使”的老人10年内死亡率高46%,10年后死亡率高62%。即使加入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现有健康状况等因素的考量,对比结果仍显著不同。在整体健康程度良好的人群中,嗅觉上的差别与死亡风险关联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嗅觉不良在男性、饮酒或吸烟较多的人群中更为普遍。嗅觉不良与痴呆、帕金森病、慢性肾病有很强的关联,与抑郁症有中度关联。
以往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美国芝加哥大学曾对近千名中老年人进行嗅觉测试,发现能辨别11种气味的人比只能辨别6种气味者死亡风险要低 35%,而丧失嗅觉的人随后5年内的死亡率更高。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老人在识别13种不同气味时,每分辨错一种气味,其死亡率便会增加8%。这些试验结果都证实了鼻子灵敏度与寿命相关,嗅觉越灵敏,未来长寿的概率越高。
“嗅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本体感觉之一,在食物选择、情绪调节以及危险预警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嗅觉还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与认知功能发展的过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庄士民表示,鼻子灵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大优势。一是胃口好,约80%的食物滋味是由嗅觉提供的,嗅觉好会让人胃口大开,有助提升消化能力。二是情绪好,有研究发现,嗅觉灵敏时,人的精神状态会更加放松,心情更愉悦。三是人缘好,丧失嗅觉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孤立感。四是记忆好,嗅觉功能更好的老年人,其内嗅皮层、海马、额叶、颞叶等老化速度慢,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更好。五是免疫好,嗅觉的预警机制能识别空气中的危险气味,如有毒气体、腐烂食物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总的来说,良好的嗅觉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减缓认知衰退,增强免疫屏障,这些指标都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基石。“特别是老年人,嗅觉灵敏的健康获益更为明显。”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外科主任医师陈仁杰说:“临床研究发现,当人们身体健康时,嗅觉最为灵敏,那些嗅觉好的老人往往食欲更好,营养状态良好,心态更积极,抗病能力也更强,在生活中表现为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更可能长寿。”
嗅觉正在遭遇多重挑战
嗅觉与生俱来,多数人的嗅觉变化都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嗅觉来辨认母亲,并在一岁左右嗅觉发育完全。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增长,人们不断积累嗅觉记忆,在成年时达到最佳状态。此后,部分人中年后嗅觉不再那么灵敏,直到老年期,嗅觉衰退更为普遍。美国医学会一项调查发现,80岁及以上嗅觉衰退的患病率高达39.4%~60%。
“不过嗅觉的减退,并不总是线性发生的。”陈仁杰表示,除遗传外,鼻部疾病、病毒感染、头部外伤、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人们的嗅觉功能。
鼻部疾病。嗅觉的最大“天敌”非疾病莫属,尤其是 60岁前的嗅觉问题大多“祸出于此”,包括局部(鼻子)疾病与全身疾病。鼻部肿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疾病可能直接堵塞鼻道,慢性鼻窦炎等炎症会对嗅觉神经上皮造成损伤,萎缩性鼻炎可能导致嗅细胞及嗅纤维萎缩,使嗅觉变得迟钝。过敏也不容忽视,鼻腔过敏会导致嗅觉感受器细胞功能受损,削弱嗅觉功能。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会引起嗅觉障碍,比如感冒。不过,这类嗅觉障碍多是短暂性的,病情好转后嗅觉会恢复正常。如果出现难以恢复的嗅觉障碍,可能是病毒侵袭较为严重所致。例如,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少人第一次尝到了失去嗅觉的滋味,这些来自呼吸道的病毒(或细菌)感染会使鼻腔黏膜充血流涕,阻塞鼻腔气道,让它暂时“失灵”。
神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嗅觉损伤的常见诱因,以前额外伤引起的嗅觉缺失最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对嗅神经、嗅束、嗅球的直接损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到嗅觉皮层中枢所致。嗅觉退化还可能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例如,嗅觉减退已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早期征兆之一,颅内肿瘤、脑梗等疾病也会因为压迫嗅神经传导路径,导致嗅觉减退甚至丧失。”庄士民说,这意味着,嗅觉的退化不仅仅是感官能力的损失,还可能是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和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嗅觉的大敌。一项对比试验表明,经常与空气污染作斗争的墨西哥城居民,其平均嗅觉比生活在该国农村的人要差,罪魁祸首是诸如PM2.5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而长期暴露在有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中,也已被证实与嗅觉功能减退有关。
不良习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无意中削弱了嗅觉。比如,长时间待在室内,空气缺乏流通,嗅觉感受器得不到充分锻炼;过度食用加工食品,减少了品尝天然食物的机会,间接影响了嗅觉的敏锐度;吸烟和酗酒也是嗅觉破坏者,不仅损害了嗅觉感受器,还可能引起鼻腔结构改变。
此外,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可能干扰大脑对嗅觉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人们对气味的感知和识别;误服或误吸一些药物、毒物及有害气体也会损伤嗅区黏膜、嗅神经,造成鼻部病变,从而嗅觉失灵。
保护嗅觉才能轻松“享寿”
相比视听味触等感受,嗅觉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只有失去时才追悔莫及。据估计,全球高达1/4的成年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嗅觉丧失,嗅觉减退症和无嗅症影响3%~20%的人口。两位专家共同呼吁,保护嗅觉就是保护生命,健康长寿要从多方面维护好嗅觉功能。
补维生素。合理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嗅觉器官提供所需营养。庄士民介绍,维生素B12能维护嗅神经功能,在肉类、豆类、菇类、奶类等食物中含量丰富;锌元素可以有效增强嗅觉,可从核桃、蛋黄、动物肝脏、海产品中摄取;欧米伽3等不饱和脂肪有助于神经再生或发挥抗炎作用,可从深海鱼、亚麻籽、坚果中摄取。
环境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使用加湿器。远离污染源,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污染、烟雾和有害化学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引起过敏反应;避免吸烟及其他有害气体(如汽车尾气、装修甲醛);避免过度使用香水、香精、灭虫药、清洁剂等。
护理鼻腔。陈仁杰建议,如果外界环境粉尘较多,应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或用热毛巾热敷、熏蒸鼻腔,但要避免过度清洁,否则可能损伤嗅觉功能。疾病急性感染期要避免冲洗鼻腔,以防细菌倒流至鼻窦、耳咽管,引起继发性感染。预防感冒,避免冷空气刺激。不要乱挖鼻孔、不要用纸巾反复清理鼻孔等。
坚持运动。既往研究发现,锻炼可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高嗅觉灵敏度。每周至少进行1次高强度锻炼的人,嗅觉损伤风险明显降低,日常锻炼次数越多,鼻子的灵敏度会越高。
规范用药。如果患上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应及时就医,久病未治会导致嗅觉功能损伤。治疗鼻炎需遵医嘱用药,特别是降压药、抗抑郁药、化疗药、滴鼻净等,因为这些药可能引起嗅觉减退。
最后,陈仁杰提醒,成年人应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特别是老年人应将嗅觉评估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一旦发现嗅觉异常,应予以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病情。嗅觉衰退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采取适当措施干预,进行嗅觉恢复性训练。嗅觉失灵者家中应配备火灾和天然气警报装置,并避免误食变质食物。
受访专家: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外科主任医师 陈仁杰
《生命时报》 2024-07-19 第1817期 第1版有句俗语叫“鼻灵者寿”,意思是嗅觉灵敏的人患病风险低,更有可能健康长寿。如今,这一说法得到了科学证实,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相比嗅觉灵敏的老人,“鼻子不太好使”的老人10年内死亡率高46%,10年后死亡率高62%。也就是说,如果上了年纪后能依然保持灵敏的嗅觉,那么获得“长寿入场券”的希望更大。
晚年鼻子灵更容易长寿
每深吸一口气时,人体的嗅觉系统都会经历一次气味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分子进入鼻腔,通过鼻腔内皮上数百万个嗅觉感受器,将信息传递至大脑前额叶的嗅球,从而实现对气味的识别。作为人体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一,嗅觉犹如一面镜子,其灵敏度能反映出身体健康状况。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为期13年的追踪调查中,对2289名71~82岁的健康老人进行嗅觉测试(他们被要求识别12种普通气味)。结果发现,与能够分辨更多常见气味的老人相比,那些“鼻子不太好使”的老人10年内死亡率高46%,10年后死亡率高62%。即使加入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现有健康状况等因素的考量,对比结果仍显著不同。在整体健康程度良好的人群中,嗅觉上的差别与死亡风险关联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嗅觉不良在男性、饮酒或吸烟较多的人群中更为普遍。嗅觉不良与痴呆、帕金森病、慢性肾病有很强的关联,与抑郁症有中度关联。
以往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美国芝加哥大学曾对近千名中老年人进行嗅觉测试,发现能辨别11种气味的人比只能辨别6种气味者死亡风险要低 35%,而丧失嗅觉的人随后5年内的死亡率更高。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老人在识别13种不同气味时,每分辨错一种气味,其死亡率便会增加8%。这些试验结果都证实了鼻子灵敏度与寿命相关,嗅觉越灵敏,未来长寿的概率越高。
“嗅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本体感觉之一,在食物选择、情绪调节以及危险预警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嗅觉还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与认知功能发展的过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庄士民表示,鼻子灵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大优势。一是胃口好,约80%的食物滋味是由嗅觉提供的,嗅觉好会让人胃口大开,有助提升消化能力。二是情绪好,有研究发现,嗅觉灵敏时,人的精神状态会更加放松,心情更愉悦。三是人缘好,丧失嗅觉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孤立感。四是记忆好,嗅觉功能更好的老年人,其内嗅皮层、海马、额叶、颞叶等老化速度慢,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更好。五是免疫好,嗅觉的预警机制能识别空气中的危险气味,如有毒气体、腐烂食物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总的来说,良好的嗅觉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减缓认知衰退,增强免疫屏障,这些指标都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基石。“特别是老年人,嗅觉灵敏的健康获益更为明显。”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外科主任医师陈仁杰说:“临床研究发现,当人们身体健康时,嗅觉最为灵敏,那些嗅觉好的老人往往食欲更好,营养状态良好,心态更积极,抗病能力也更强,在生活中表现为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更可能长寿。”
嗅觉正在遭遇多重挑战
嗅觉与生俱来,多数人的嗅觉变化都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嗅觉来辨认母亲,并在一岁左右嗅觉发育完全。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增长,人们不断积累嗅觉记忆,在成年时达到最佳状态。此后,部分人中年后嗅觉不再那么灵敏,直到老年期,嗅觉衰退更为普遍。美国医学会一项调查发现,80岁及以上嗅觉衰退的患病率高达39.4%~60%。
“不过嗅觉的减退,并不总是线性发生的。”陈仁杰表示,除遗传外,鼻部疾病、病毒感染、头部外伤、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人们的嗅觉功能。
鼻部疾病。嗅觉的最大“天敌”非疾病莫属,尤其是 60岁前的嗅觉问题大多“祸出于此”,包括局部(鼻子)疾病与全身疾病。鼻部肿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疾病可能直接堵塞鼻道,慢性鼻窦炎等炎症会对嗅觉神经上皮造成损伤,萎缩性鼻炎可能导致嗅细胞及嗅纤维萎缩,使嗅觉变得迟钝。过敏也不容忽视,鼻腔过敏会导致嗅觉感受器细胞功能受损,削弱嗅觉功能。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会引起嗅觉障碍,比如感冒。不过,这类嗅觉障碍多是短暂性的,病情好转后嗅觉会恢复正常。如果出现难以恢复的嗅觉障碍,可能是病毒侵袭较为严重所致。例如,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少人第一次尝到了失去嗅觉的滋味,这些来自呼吸道的病毒(或细菌)感染会使鼻腔黏膜充血流涕,阻塞鼻腔气道,让它暂时“失灵”。
神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嗅觉损伤的常见诱因,以前额外伤引起的嗅觉缺失最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对嗅神经、嗅束、嗅球的直接损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到嗅觉皮层中枢所致。嗅觉退化还可能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例如,嗅觉减退已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早期征兆之一,颅内肿瘤、脑梗等疾病也会因为压迫嗅神经传导路径,导致嗅觉减退甚至丧失。”庄士民说,这意味着,嗅觉的退化不仅仅是感官能力的损失,还可能是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和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嗅觉的大敌。一项对比试验表明,经常与空气污染作斗争的墨西哥城居民,其平均嗅觉比生活在该国农村的人要差,罪魁祸首是诸如PM2.5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而长期暴露在有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中,也已被证实与嗅觉功能减退有关。
不良习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无意中削弱了嗅觉。比如,长时间待在室内,空气缺乏流通,嗅觉感受器得不到充分锻炼;过度食用加工食品,减少了品尝天然食物的机会,间接影响了嗅觉的敏锐度;吸烟和酗酒也是嗅觉破坏者,不仅损害了嗅觉感受器,还可能引起鼻腔结构改变。
此外,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可能干扰大脑对嗅觉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人们对气味的感知和识别;误服或误吸一些药物、毒物及有害气体也会损伤嗅区黏膜、嗅神经,造成鼻部病变,从而嗅觉失灵。
保护嗅觉才能轻松“享寿”
相比视听味触等感受,嗅觉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只有失去时才追悔莫及。据估计,全球高达1/4的成年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嗅觉丧失,嗅觉减退症和无嗅症影响3%~20%的人口。两位专家共同呼吁,保护嗅觉就是保护生命,健康长寿要从多方面维护好嗅觉功能。
补维生素。合理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嗅觉器官提供所需营养。庄士民介绍,维生素B12能维护嗅神经功能,在肉类、豆类、菇类、奶类等食物中含量丰富;锌元素可以有效增强嗅觉,可从核桃、蛋黄、动物肝脏、海产品中摄取;欧米伽3等不饱和脂肪有助于神经再生或发挥抗炎作用,可从深海鱼、亚麻籽、坚果中摄取。
环境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使用加湿器。远离污染源,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污染、烟雾和有害化学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引起过敏反应;避免吸烟及其他有害气体(如汽车尾气、装修甲醛);避免过度使用香水、香精、灭虫药、清洁剂等。
护理鼻腔。陈仁杰建议,如果外界环境粉尘较多,应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或用热毛巾热敷、熏蒸鼻腔,但要避免过度清洁,否则可能损伤嗅觉功能。疾病急性感染期要避免冲洗鼻腔,以防细菌倒流至鼻窦、耳咽管,引起继发性感染。预防感冒,避免冷空气刺激。不要乱挖鼻孔、不要用纸巾反复清理鼻孔等。
坚持运动。既往研究发现,锻炼可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高嗅觉灵敏度。每周至少进行1次高强度锻炼的人,嗅觉损伤风险明显降低,日常锻炼次数越多,鼻子的灵敏度会越高。
规范用药。如果患上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应及时就医,久病未治会导致嗅觉功能损伤。治疗鼻炎需遵医嘱用药,特别是降压药、抗抑郁药、化疗药、滴鼻净等,因为这些药可能引起嗅觉减退。
最后,陈仁杰提醒,成年人应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特别是老年人应将嗅觉评估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一旦发现嗅觉异常,应予以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病情。嗅觉衰退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采取适当措施干预,进行嗅觉恢复性训练。嗅觉失灵者家中应配备火灾和天然气警报装置,并避免误食变质食物。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最新文章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