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为何肿瘤越来越多

【分页导航】
【byb.cn】 (摘自:人民网健康频道)孙燕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内科肿瘤学专家,创建了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因年少时看过国父孙中山罹患胆管性肝癌去世的切片标本,所以立志学医学习肿瘤学。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教授,现任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和CSCO名誉主席。曾被评为协和名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杰出保健专家和北京市医德楷模。
“我常常开玩笑说,我80岁了,还有机会得肿瘤。”我国内科肿瘤的开拓者孙燕院士很爽朗地说,现在肿瘤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并不是由于肿瘤的发病率提高了,而是因为几大原因,其中一条是因为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而绝大多数肿瘤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罹患,“1947年时,北平协和医院卫生研究所调查过东城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发现当时人口的平均寿命在35岁,新生儿死亡率极高,现在北京市的平均寿命奔80岁了,老年人多了,得肿瘤的几率就高了。”
另一个原因是卫生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他疾病被控制住了,就必须会重视肿瘤和慢性疾病。“建国前十年间,新中国面临的是营养不良、新生儿死亡这类最棘手问题,肿瘤排在1950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11位,在1964年时,肿瘤排名第4位,不是由于肿瘤发病率高了,而是其他问题解决了,比如解放前的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0%,现今的新生儿死亡率在千分之一以下,排除了接生时的失误。”
第三个原因是,肿瘤的诊断率提高了,以前不知道是什么疾病,现在弄清楚了。“当然,我们也不讳言,肿瘤的发病率提高了一倍,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比以前多了。”孙燕说。
分页导航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测肠道健康04-01
- [事件]肠息肉离癌约5~10年04-01
- [事件]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04-01
- [事件]涂风油精不能治早泄03-31
- [事件]湿气太重身体发臭03-31
最新文章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测肠道健康04-01
- [事件]肠息肉离癌约5~10年04-01
- [事件]骨松针打一次顶10年04-0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事件]涂风油精不能治早泄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