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黄帝内经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精读黄帝内经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3-12-23 08:07

    【byb.cn XJ】示从容论,讲的是什么内容呢?,展示;从容,这里特指医生如何运用医理来从容面对复杂的临床病症。

 

精读黄帝内经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精读黄帝内经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帝曰:子别试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

 

  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客得之。若夫三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脏者,以知其比类也。

 

  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热,五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解堕,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经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支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经脉傍绝,五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是失我过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轻,是谓至道也。

 

  【点评

 

  ①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烦冤,冤,指郁而乱的意思;烦冤,就是郁闷烦乱。

 

  ②譬以鸿飞,亦冲于天,譬如鸿雁,有时也会飞到高空。这里是比喻粗工治病的成功,犹如鸿雁冲天,是偶然所得。

 

  ③皆失八风菀[yù]热:郁积热气


  【全文翻译
 
  黄帝闲坐,召唤雷公并向他问道:你学习医术,诵读医书,似能博览医学以外的其他著作,并且能取类比象,把医学道理融会贯通,以测知病情,请给我说说学习体会吧!如五脏、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液运行等等。这些都是人体所赖以生存的,而且是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出现失误的,你务必明了这些道理,这样临证治疗时才可能十不失一;如果不能了解这些道理,便会由于失治误治而被人们所抱怨。

 

  雷公回答说:我诵读《脉经·上下篇》已有多次,但关于鉴别异同,取类比象,还不能尽善尽美,又怎样能够完全明白呢!

 

  黄帝说:你既在《脉经·上下篇》之外还别有所习,那么就请根据你所知道的内容,试述五脏的病变,六腑的不和,针石的禁忌,毒药的适宜,汤液的滋味等,要具体地描述其情状,尽量地告诉我,如有不明白的请问我。

 

  雷公问:肝虚、肾虚、脾虚,都能使人身体困重而心中烦闷,这类病证按说应该用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来治疗,结果却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我希望能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黄帝道:你的年龄这样大,问的问题确怎么这么幼稚?或者是我提的问题可能不太适当吧。我问的是《脉经·上下篇》以外的较深的道理,你却用《脉经·上下篇》的内容来回答,是什么缘故?脾病脉虚浮而像肺脉。肾病脉小浮而像脾脉。肝病脉搏急沉而散像肾脉,这是一般医生常常容易搞错的,但依照正确的法则,还是可以辨别清楚的。至于肝脾肾三脏分属木土水,部位相近,都在膈下腹里,这些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问题,你问它是什么意思?

 

  雷公回答说:譬如有个病人,头痛,筋脉拘挛,骨节沉重,虚怯少气,哕噫腹满,经常惊恐,不想睡觉,这是哪一脏有病呢?他的脉象浮取而弦。重按则坚如石,我不了解其中的道理,请再问用三脏之脉怎样比类?

 

  黄帝说:这就需要从容详细地分析。一般来说,年长的人常过度饮食,所以应从六腑来衡量;年少的人多劳于体力,所以应从经络来探求;年壮的人多嗜欲伤情,所以应从五脏去诊察。现今你所谈的与这三条都不相符。八风郁而化热。五脏消铄内伤,这是外邪内传而发病的。所以脉浮取而弦者,为肾气不足;重按而石坚者,为肾气内着而不行;虚怯少气者,是水津不能输布。以致形体消损,气息怯弱;咳嗽烦闷,是肾气上逆的缘故。这是人受邪的情况,其病变部位在于肾脏,如果认为肝脾肾三脏俱病,是不合医理和临床实际的。

 

  雷公又问:有一病人,四肢怠惰无力。喘息咳嗽,肠风下血,我去诊察,以为是伤肺,切其脉浮大而紧,我不敢治疗,面某个医术粗劣、平庸的医生却用砭石治疗,病人出了‘更多的血。血止后全身轻快而病愈,这是什么病呢?

 

  黄帝说:你所能治的和知道的病已很多了,然而对此病来说,是你错了。譬如鸿雁,亦会飞至高空。然而圣人治病,是遵循医理法度的,引物比类,从而达到神妙莫测的境界,察上便知以下,不必拘泥一经。现见脉象浮大而虚,是脾气外绝,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津液独归于阳明。阳明不胜太阴,因此脉乱而失其常。四肢怠惰无力,是脾精不能输布的关系。喘息咳嗽,是水气并于阳明的原故。大便出血,是脉气并急,血不行于脉道的缘故。假使认为是伤肺的病,就好像失志狂言一样。由于不能援物比类。因此了解得不够明彻。伤肺之病。是因为脾气不足。胃气不清,肺经之气失却应有的功能,肺脏虚损败坏,经脉失去宣发肃降输布精气的作用,五脏的精气漏泄,不是衄血,便是呕血,这是两种病不相类同之处。譬如天之无像可求,地之无方可理,黑白相差甚远。这是我的错误,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所以没有告诉你。这里明确引用并比类《从容》的内容,因此称为诊法的法度,因为它们确是至善之道的缘故啊。

 

  【总结

 

  在上一篇,著至教论篇中,我们曾经提及了"上知天文,下知地地理,中知人事"的这个观点,指出,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要全面掌握包括天文地理人事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些东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对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这正是《黄帝内经》始终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而本篇同样也继承了这一观点,即取象比类。

 

  什么叫取象比类?,形象;,同类;意指摘取自然界中形象的东西,来比喻抽象的事物,以增加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举例来说,大家一定知道,中医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哪来的观点呢?其实这正是来自于自然界,春天,自然界里万物生长发芽,一片生机勃勃,此时,人体也是开始生长的时候;到了夏天,万物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人体也如是;到了秋天,秋风劲起,草木开始枯黄,气温开始下降,人体也开始增加衣服,身体也停止生长,张开的汗毛孔也开始收敛;而到了冬天,自然界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体也开始收藏进补,以为来年生长储存能量,这些把自然现象运用到人体的做法,就是取象比类法。再比如,很多中药中舒筋活络的药,都来自于植物的藤,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钻"的能力,古人也正是采用取象比类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把这些植物运用到人体上获得了成功。

 

  因此,作为一名中医,一定要学会取象比类法,有助于帮助我们将复杂的事实做简单化理解,以此才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成为一名上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