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鼻炎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12岁女孩子总"感冒' 原是过敏性鼻炎
(来源:浙江在线)近日,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针灸科门诊来了一位12岁的小女孩名叫婷婷。 这一年来,每当气温忽冷忽热,或是早晚偏凉的时候,婷婷就会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像“感冒”一样。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让妈妈李女士很焦虑:“怎么老是‘感冒’,是不是抵抗力太差了?”
事件5岁女孩长黑眼圈 竟是过敏性鼻炎
(来源: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通讯员张璟祎)一般来说,黑眼圈都是“睡不饱”的上班族才有,可是才5岁的安娜却顶着两只大大的黑眼圈,还伴随着阵阵咳嗽声,昨日出现在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部。
事件中华医药杨威赵宏摆脱鼻炎有妙招
(来源:央视)2016年4月13日,央视中华医药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赵宏,就如何通过中医方法治疗各种鼻炎的问题,共同制作了一期节目《摆脱鼻炎有妙招》,敬请收看~~!
视频-讲座穴位的故事032迎香:鼻炎克星
上回书说到了口禾髎穴,它是大肠经的第19个穴位,也是通鼻之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20穴,也是大肠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有鼻炎克星之称的迎香穴,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书评流涕喷嚏总不好非感冒而是鼻炎
(来源:钱江晚报)近日,开发区各大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看病的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医生说,到了换季时节,一些季节常见病也开始接踵而来,过敏性鼻炎患者明显增多。这里,提醒过敏体质人群应该引起注意,谨防鼻炎袭扰。
事件鼻子不通气到底有多难受?
我们很多人都得过感冒,其中有一症状巨难受,就是鼻子不通气。到底有多难受呢? 不喝水人可以活数日,不睡觉可能只能挺5天,只喝水不吃饭也许能挺数周,但你不呼吸试试?12月4日,央视《挑战不可能》最长的水下憋气世界纪录为21分02秒。所以,人可以不吃不喝不睡,但却一刻都不能停止呼吸,足见空气对于我们比食物、水、睡觉还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你感冒了,或者得了慢性鼻炎,鼻子不通气,其痛苦指数绝对会飙升。
本站中华医药张纾难杨克勤过敏性鼻炎
(来源:央视)2017年1月1日,央视中华医药邀请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纾难、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杨克勤,就过敏性鼻炎问题,共同制作了一期节目《不容忽视的过敏性鼻炎》,敬请收看~~!
视频-讲座穴位的故事075陷谷:鼻炎特效
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阳明胃经的第42穴冲阳,它对治疗胃胀有较好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胃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43穴陷谷,它是治疗鼻炎的特效穴,适合各种类型的鼻炎,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书评六大类型的鼻炎你了解多少
(来源:生命时报)现代化城市中的粉尘颗粒、汽车尾气、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都是引发鼻部疾病的重要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何现在鼻病患者越来越多。面对各种各样的鼻病,大家应该怎么办?
事件鼻塞不一定都是鼻炎 鼻炎种类大全
(来源:生命时报)现代化城市中的粉尘颗粒、汽车尾气、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都是引发鼻部疾病的重要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何现在鼻病患者越来越多。面对各种各样的鼻病,大家应该怎么办?
事件慢性鼻炎很多人都治错了
你周边有多少人有鼻炎?差不多有一半人吧?鼻炎,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犯起来那痛苦劲可不是能用文字可以描述的,以至于有人为了治鼻炎而不得不做手术,导致空鼻症的发生,最后引发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杀医案:“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刺伤医生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连恩青)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本站过敏性鼻炎不只是多打几个喷嚏
(来源:北京晨报)冬季是鼻炎较为高发的季节,特别是极具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更容易在冬季出现。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不够重视,认为只是多打几个喷嚏、流点鼻涕,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有必要进行治疗,而且也无法根治。实际上,这是对过敏性鼻炎的误解。
事件哮喘鼻炎冠心病反复发当心胃食管反流
(健康时报记者杨丽萍驻北京同仁医院特约记者李茜)胃食管反流是种古老的胃病,它最狡猾之处在于有70多种症状,喜欢伪装成其他疾病,患者一不小心就走错科室了,有的人错误治疗几十年,找到病因后,后悔莫及。对于哮喘、鼻炎、冠心病等患者来说,如果常规治疗一直没什么效果,或者反复发作,其实可以考虑是不是因为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事件鼻炎分6种,你得的是哪种?
(来源:生命时报)主讲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顼晋昆 现代化城市中的粉尘颗粒、汽车尾气、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都是引发鼻部疾病的重要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何现在鼻病患者越来越多。面对各种各样的鼻病,大家应该怎么办?
事件春季过敏性鼻炎 该拿它怎么办?
(来源:北青报)过敏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疾病。在世界经济发达地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年幼人群发病、多种过敏原过敏和多器官过敏的情况日益增多。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当以亿计。而这个庞大的患病人群,可能因为不重视、不知晓而长期忽略该病,直到病情严重了才到医院就医。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