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不能突出
椎间盘是什么
我们知道,脊柱是由24节脊椎串联形成的一个整体,连结相邻脊椎椎体的弹性垫就是椎间盘,连接颈椎的是颈椎间盘,胸椎的是胸椎间盘,腰椎的就是本文隆重推出的腰椎间盘。这些椎间盘结构功能大致相同,其外周是韧性极强的纤维环,中心是粘性很强的髓核,正常情况下,椎间盘是完整环形,形态与椎体一致
。
什么是椎间盘突出
一般18-20岁以后,椎间盘就开始了退变,此时纤维环发生一些增龄性改变,髓核逐渐脱水,其柔韧性也慢慢下降。反复轻微伤、劳累、振动,长期高负荷等不利因素会加重这些改变,当纤维环不能耐受这些力量时就会发生破裂,此时位于中心的髓核就会从破裂的地方突出来,这就是椎间盘突出。理论上讲,颈、胸、腰椎间盘都可能发生突出,但由于腰部在生活工作中受到的各种力最大,损害的机会也较最多,所以腰椎间盘突出也最常见,当然腰椎间盘中又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多见。
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虽然许多人会出现椎间盘突出,但并一定都有症状。这是因为椎间盘可以向各个方向突出,突出的部位和形态各不相同,但如果没有压迫神经或硬膜囊,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医生查体也没有明显问题,仅仅是在CT或MRI所见到椎间盘突出,就不是椎间盘突出症,这是影像学表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前者仅需要观察,后者是病,需要治疗。
谁容易患椎间盘突出症
长时间坐位的人,如司机、白领等,姿势不正确,如所谓的“葛优躺”,由于腰部肌肉及软组织受力不平衡,椎间盘受伤机会多多,更易突出。当然退变是首要因素,所以20-50岁多见。如果天天坐着工作,伏案,如写作、打字、当然更易中招。当然长期伏案还会引起颈椎病、腰肌劳损、颈肩部肌筋膜炎等等许多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危害?
腰背痛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卧床休息或服用镇痛药物后可以缓解,劳累或活动时会加重,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寒凉加重,保暖会减轻。
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
放射痛顾名思义就是疼痛自神经根部沿神经走行向末梢呈带状区域的疼痛,如放射状分布,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下肢放射痛之一。坐骨神经痛多出现在一侧下肢,咳嗽、喷嚏、排便时可诱发或加重这种疼痛。
下肢麻木感、间歇性跛行、马尾神经综合征等
马尾神经综合征是很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大小便的失禁,甚至下肢瘫痪。男性会出现阳萎。所以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会影响生活和工作。如果出现剧烈的腰腿痛、小腹麻木、大小便不能控制等马尾神经受损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性损害,引起下肢肌肉萎缩、足下垂等一系列问题。
注意这些症状并不是只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很多疾病也会出现相似的症状,最常见的有腰肌劳损、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腰椎肿瘤等,出现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症状的轻重、是否还有其他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之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或解除腰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或刺激,从而减轻症状。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哪些?①卧床休息,是非手术治疗中最重要的方式。需要“绝对”卧床(大小便不般不在床上解决),最好是平躺着,但不必统一平卧位,自由卧位是要选择减轻疼痛的姿势休息,在什么卧姿下症状最轻就采取什么卧位。通常这样持续3周,3周以后带着腰围(保护腰椎的工具)活动,并且不能常常弯腰提取重物。②卧床休息硬板床首选,要选弹性差一点,硬度高一点的床,比如硬床上面铺一层棕垫或者是硬质的海绵垫就行,不能睡太软的床垫,这样不利于腰椎的健康。③应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严重的突出症则需要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及适应证,要到医院就诊决定。
怎样预防椎间盘突出
合理的运动。坚持每天定时活动四肢,没有特定的姿势,幅度不要太大就行,每次活动5分钟左右。肌肉收缩,坚持每次持续5-10秒。每分钟5次,每小时5-10分钟。当需要弯腰取物的时候,可以先下蹲,再取物,慢慢起身,能减小对腰椎间盘的压力。
腰背肌锻炼。目的是为了增加腰背肌的肌力,预防肌肉萎缩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仰卧起坐。可以锻炼腹部肌肉,除了消除肚腩以外,还可以增加腹腔压力,从前方支撑腰椎,从而能减轻腰椎间盘的负担,预防椎间盘突出。
搬运重物要注意姿势。在搬运重物时,先蹲下,两侧手臂抱起重物,使物品贴近身体,再缓慢起身。这样能减轻腰椎的压力,减少复发。佩戴腰围也很重要。
保持良好的姿势。长期伏案工作,需要注意桌、椅的高度,不要高于胸,不要低于腰,坐时要挺胸收腹。而且,要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要站起来活动5-10分钟。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