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吃东西令人感觉快乐的原因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有人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不能解决的事,如果有,那就两顿。
食物之所以能让人感到快乐,是因为它对你的大脑“动了手脚”。你有没有想过,总是依靠食物来提升情绪,可能会适得其反:“吃太多”换来的快乐不仅持续不了多久,还会给健康带来负担。与其摄入一些能让人短暂快乐的食物,不如学会怎么吃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 周春凌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云无心
本期编辑:王晓晴
为什么吃东西让人感到快乐?
生气、郁闷、难过……每一个难熬的时刻,“吃”这项活动,仿佛永远都不会缺席。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吃东西能让你感到快乐?
多巴胺带来愉悦感
美味食物可激活调控情绪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系统,促进多巴胺释放,令人产生欣快感。
血糖升高让人满足
人体血糖水平相对较高的时候,情绪更加稳定和愉悦;血糖水平低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情绪低落。
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能快速升高血糖,让人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满足感。
“感知糖类”让人开心
对甜味的喜好和大量摄入糖分,对早期人类存活至关重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变得喜欢寻找甜的东西来吃,并且吃了甜的食物会觉得很开心。长此以往,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延续下去,就会进化出一个与生俱来的大脑系统,使我们喜欢吃甜食。
甜食真的让情绪更好吗?
说到能“改善情绪”,甜食在众多食物中脱颖而出,很多人在疲劳、困倦时,会求助于含糖量高的食物。如果你总是靠摄入大量甜食来“刺激”情绪,可能会适得其反。甜食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镇静情绪的作用,但因为含糖食物会快速被肠胃吸收,造成血糖急剧上升又下降,反而会让精神更加不济,也影响情绪的平稳。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德国洪堡大学的专家研究发现,糖摄入多反而会让人觉得累。研究人员从31项研究结论中收集了近1300名成年人的健康数据,分析了糖对人们认知、思维、情绪、精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考虑了糖分摄入量、甜食类型及人们从事脑力/体力劳动强度高低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吃糖后比没吃前感觉更累,大脑反应更迟钝。此外,甜食还会“附赠”大量的热量,给健康带来负担。
①变胖
摄入过多的甜食后,身体消耗不了的热量,最终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
②长痘
食用甜食越多,皮脂腺分泌就越旺盛,从而导致皮脂腺中的厌氧痤疮杆菌过度繁殖,并排泄出过多的脂肪酸。脂肪酸附着于毛孔内壁,从而长出痘痘。此外,糖类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B族维生素。糖类食物摄入多了,B族维生素大量消耗,成为痘痘加重的因素之一。
③加速衰老
血液中的糖会附着在蛋白质上,破坏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等蛋白纤维,导致皮肤出现皱纹或松弛下垂。
④诱发头痛
吃糖过多时,人体需要快速反应来应对它,血糖水平会突然到达峰值,随后又陷入低谷。这种变化就有可能引发头痛。
⑤让人没精神
糖分会刺激睡眠“调节器”血清素的产生,导致人昏昏欲睡。
⑥增加慢性病风险
糖会导致人体内的尿酸、坏胆固醇升高,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从而导致心脏病、中风风险增加。
⑦导致糖尿病
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只要多摄入由糖分转化而来的热量150卡,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高出1.1%。
吃对食物的7大法则
与其寄希望于吃甜食来改变情绪,不如吃一些真正能让你更健康的食物。美国知名营养专家安玛莉·柯宾在《食物与疗愈》一书中,总结了吃对食物的7大黄金法则。营养专家根据我国国情,教你选择健康食物。
1.“完整食物”更营养
保留食物中所有可吃部分,比如全谷类食物、未去皮的果蔬等,能提供更多营养素,并且营养比例更均衡,不建议过度加工,以免损失营养。以主食为例,全谷杂粮保留了种子外层和谷胚部分,可提供相当于精米3倍以上的维生素B1、B2,以及钾、镁等矿物质。
2.少些食品添加剂
很多食品为了改善口感或便于保存,会加入食品添加剂,如蛋糕、饼干等。.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更美味、便利,我们无需过度抵触,但过度使用添加剂,不仅让营养大打折扣,还可能存在安全问题。
3.食材要因时制宜
我国传统养生观念认为“不时不食”,应季食物才是首选。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应季食物的品质优于反季。以番茄为例,冬天大棚里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只有夏天露地种植的一半。
4.近的要比远的好
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食物中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会逐渐减少,例如白菜中的维生素C。在同样的情况下,要优先选择本地的农产品,价格便宜味道好。
5.多借鉴传统饮食
西方国家偏爱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品较多,不符国人体质和需求,尤其是快餐更要慎选。我国传统饮食则以植物为主,如粮食、蔬菜、水果、豆类等。
6.让餐桌多些花样
每餐都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推荐,每天应吃3种以上谷薯类,4种以上蔬果,3种以上动物性食物,2种豆类和坚果类,以及适当烹调油和调味品。
7.听从身体的“声音”
舌头易受味觉驱使,吃一些重口味、不利健康的食物,但身体永远不会骗自己,吃完后身体舒服、更有活力的才是最适合的食物。当然,这些食物应该是天然、新鲜的,而非高油、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测肠道健康04-01
- [事件]肠息肉离癌约5~10年04-01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