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挪威防骨折六大经验

挪威防骨折六大经验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6-22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研究者称,髋部骨折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群面临的一个危险 挪威防骨折六大经验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 林剑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伤外科主任 田 耘
  本报记者 牛雨蕾
  《生命时报》 2023-06-02 第1708期 第1版

  5月8日,挪威奥斯陆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联合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挪威1999~2019年髋部骨折防治进展的新研究。研究发现,1999年挪威髋部骨折病例数达9309例,2019年下降为9121例,比原本预期的11877例减少了2756例,降低23.2%。在应对髋部骨折方面,挪威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将成为极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老人髋部骨折向来被业内称为‘人生最后一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介绍,髋部骨折是全球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数据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为10%~30%,致残率高达50%。香港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每10万人中就有180人发生髋部骨折;未来18个国家和地区的髋部骨折总数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预计到2050年,全球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可能会比2018年翻一番。研究者称:“髋部骨折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群面临的一个危险。随着人口老龄化,它将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全球30%的髋部骨折发生在中国跌倒也一直是我国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90%以上都与跌倒引起的髋部骨折相关,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万患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伤外科主任田耘说,髋部骨折主要涉及髋关节。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稳定的大关节,由髋臼、股骨近端、关节囊及韧带构成,主要作用是承载身体重量和完成多轴向运动,对支撑人体直立行走起到重要作用。髋关节本身是个“易耗品”,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逐渐发生变化,老年后体内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下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它们或独自或协同,使得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加速,最终引发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患者面临两难选择。”林剑浩说,患者如果选择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过程中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这些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对一些体质较弱的老年人而言,可能无法承受,因为需要麻醉、动刀,出血量也较大,伤口愈合需要较长周期。

  挪威做法给我国的启示

  “髋部骨折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住院时间长、丧失独立性等特点,都让预防变成重中之重。”林剑浩说。

  挪威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减少的2756例骨折有六大原因:

  一是药物因素,包括增加预防性药物和减少有副作用的药物。预防药物中,阿仑膦酸盐与307例减少有关,唑来膦酸减少104例,161例归因于地诺单抗的减少。副作用药物中,减少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366例髋部骨折减少有关,糖皮质激素、“Z”药物(泛指毒品)和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会增加骨折风险。

  二是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普及,减少了474例髋部骨折病例。

  三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适当增加,减少了698例。

  四是体力活动增加,对434例起到了预防作用。

  五是吸烟率下降,预防了293例 。

  六是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因为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导致了77例髋部骨折病例的增加。


  挪威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专家逐一给出了解释。

  药物因素。阿仑膦酸盐、唑来膦酸、地诺单抗等都是保护骨质的药物。“但这几类药物要慎用。”田耘说,它们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让骨量增加,但骨代谢需要平衡,破骨与成骨应联动存在,如果破骨不把应代谢的吸收掉,新骨也不会重建,就会让骨节代谢出现停顿状态,增加老年脆性骨折的几率,导致后骨近端骨折、牙周松动、牙槽不愈合及顽固感染等情况。因此,促进骨重建才更具价值,国内磷酸盐的用量没有很多,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等实现。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精神科常用药物,用来抑制中枢神经;糖皮质激素可影响人体代谢功能,打破成骨、破骨平衡。林剑浩说:“这些药物,医生在治疗中都会考虑其负面效果,能用替代药物的,都会尽量用替代。”“Z”药物、阿片类药物(镇痛药物)都有成瘾性。田耘解释道,二者使用均受严格管控,临床上都有效果不错的替换药物。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普及。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等疾患是不错的治疗选择,且方案成熟、效果好、性价比高,甚至还能让很多患者恢复正常行动。但田耘分析,研究中髋关节置换手术之所以降低了髋部骨折发生率,是因为关节置换后就没有了,自然不会再发生髋部骨折,但对于其他骨折,实质预防功能有限。


  BMI适当增加。BMI低的患者往往营养状态不够好,钙水平较低,可能骨质差、有骨质疏松,这会影响骨重建,骨折几率变大。瘦人脂肪含量少,摔倒时髋部没了脂肪缓冲,也更易骨折。林剑浩补充说,英国一项研究称,相比普通肉食者,素食者髋部骨折风险高出33%。“太胖也不行,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最好。”

  体力活动增加。骨头的大小、结构等是根据应力调整,受应力大时会重建,就像肌肉一样。增加运动对重建有明显帮助,骨骼可通过锻炼来加强。“骨骼是用则进,不用则退。”林剑浩说,通常人的骨量在2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慢慢降低,但是坚持运动,下降速度就会趋缓。

  吸烟率下降。田耘解释说,尼布丁可使血管收缩,特别是毛细血管,导致对骨细胞供血不足,影响骨重建。另外,吸烟对身体的供血微循环、心脏等都会有影响。

  降低糖尿病患病率。研究特别指出,2型糖尿病导致了髋部骨折病例数增加。田耘说,糖尿病是代谢疾病,影响糖代谢就会影响成骨细胞的活力,导致成骨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骨质疏松。此外,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营养不良,同样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糖尿病还可能会影响末梢神经,影响身体协调性,导致跌倒概率增加。”林剑浩补充道。

  未病要早防,病后要早治

  “如果发生髋部骨折,应尽早送医、积极治疗、重视康复,不能放弃。”田耘说,髋部骨折后不能当下看似无碍就在家观察,更不能轻易放弃治疗。尤其对老人来说,有时保守治疗可能比手术危害还大。老人身体代谢变慢,卧床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有手术指征且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应参考医生建议,尽快选择手术,以恢复身体结构承载力,并尽早下床活动,维持机体状态。大部分患者选择“在家养”,与康复学科建设不足、知晓度不高有关。如果当地有康复医院、科室等,建议寻求专业康复治疗,这对骨折后功能恢复十分有效。

  林剑浩表示,超过75岁后,肌肉骨骼疾病会“立刻”成为很重要的致死原因,只要发生就会造成伤害。建议老年人尤其要做好预防:

  1.营养要足。体型不要太瘦,注意均衡膳食,多补钙、维生素D,摄入充足的肉、蛋、奶。

  2.保持运动。减少久坐,合理运动,可进行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并增加少量抗阻训练。

  3.及时体检。了解自身基础病,及时控制并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注意排查视力问题和认知障碍,减少意外跌倒。

  4.打造防跌倒环境。例如,床边、淋浴区和坐便器旁增加扶手、放置防滑地垫;在卧室安装自动感应的小夜灯以便安全起夜等。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