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五谷是最重要的食物

五谷是最重要的食物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5-2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五谷是最重要的食物 只吃肉和蔬果,大大背离养生之道


  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 黎家楼

  《生命时报》 2024-05-10 第1798期 第8版


  中医十分重视饮食养生,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配制原则。排在首位的五谷,原指稻米、豆子、小麦、小米、高粱,如今泛指谷物,即碳水化合物。然而,不少人为了减肥,拒绝摄入碳水化合物,只吃肉和蔬果,这种做法大大背离了养生之道。中医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分寒、热、温、凉四种属性,酸、甘、苦、辛、咸五味,归属不同脏腑经络,只是相对于药物而言,食物的性味较为平和罢了。因此,食物是养生的重点,而在古人看来,五谷则是重中之重,不但必须吃,还应根据自身体质有侧重地吃。

  稻米。稻米包括粳米、糯米等,味甘平、色白,在五行中应金,季节对应的是秋季,在五脏中应肺。稻子是长在水田里的,多在秋季收割,故稻米有清肺养阴的作用。俗话说,“秋粥最宜人”,经过酷暑天和长夏的消耗,秋季人们食欲下降,出汗过多,易气阴两虚,加上天气干燥,以绵软柔滑、水谷交融的秋粥作为主食,不但容易消化吸收,还能滋阴润肺、健脾补虚。粳米搭配中药材做成药膳粥,常用于养生保健,如山药薏米粥治疗脾虚腹泻,银耳百合粥治疗失眠,赤小豆木棉花粥用于祛湿等。

  小米。小米色黄,在五行中应土,在季节中应长夏,在五脏中应脾,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宁心安神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小米能“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还有“月子米”之称,熬成粥后更有“代参汤”的美誉,是产妇及病后体弱者补充元气的食疗佳品。根据体质和症状不同,小米常搭配桂圆肉、百合治疗失眠;加入鸡蛋、牛奶用于产妇补虚;加入枸杞、红枣可柔肝养血;自汗、容易感冒者,可搭配黄芪熬粥;孩子脾虚腹泻,可加入山药、芡实一起煮粥。

  小麦。小麦性凉、味甘、色微黄,在五行中应木,在季节中应春,在五脏里应肝,被称为“肝之谷”,有疏肝郁、除烦热的作用。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下了一张治疗肝郁脏躁的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所谓“妇人脏躁”,符合现代医学中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病的症状。此外,浮小麦是一种特殊小麦,即因重量较轻、果实干瘪而能漂浮在水面的小麦,虽食用价值不高,却是一味有名的收敛性中药,可固表止汗、清热除烦。

  豆子。豆子的种类有很多,如大豆、黑豆、绿豆、赤小豆、扁豆等。其中,黑豆被称为“肾之谷”,在五行中应水,在季节中应冬,在五脏里应肾,有益肾填精、养血乌发的功效;黄豆色黄入脾,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补中益气的作用;红豆色红入心,能活血补血、利水消肿;绿豆色青入肝,可清肝泻火、解暑除烦;扁豆色黄白入脾,健脾祛湿、理气固涩的效果很不错。

  高粱。古代所说的黍(音shǔ),大多指高粱米。高粱米色红,味甘涩、性温,在五行中应火,在季节中应夏,在五脏里应心,入心经和小肠经,有凉血解毒、除烦消暑的功效。高粱米膳食纤维丰富,适当吃些能排毒通便、泻热消积,吃过多则难以消化。可以把高粱米与大米、小米搭配熬粥食用,以利于消化吸收。高粱米还常用于酿酒或加工成饴糖,有补脾益胃、养阴润燥的作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