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电视机有待加速转型

电视机有待加速转型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14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今年年初,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交互新趋势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短短几年间,中国电视开机率就从70%断崖式下降至不足30%。电视机似乎正在沦为一件无用的“家庭装饰品”。

  受访专家: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电子商务首席专家 李鸣涛

  本报特约记者 申 雨

  《生命时报》 2024-05-31 第1804期 第11版


  我国家电市场上,电视机曾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许多人心中,它不仅是一件日用电器,更是“家”的象征。如今,电视机已风光不在。2023年的数据显示,全国电视机销量不足4000万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电视机行业现状的担忧:“虽然我国在高清显示产业有着足够的竞争力,但中国电视机市场却处于持续萎缩状态。”

  《生命时报》记者观察某社交媒体上“你多久没打开过电视了”这一话题发现,许多网友表示不会再买电视,他们认为“电视机只是摆设而已”“都看手机了,谁还看电视”“广告套娃太多,老年人都不爱看”。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告诉记者:“电视开机率和销售量近年来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家更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来观看视频。”

  电视节目缺乏个性化、灵活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很难抽出大块时间来观看完整的电视节目,而智能终端相对电视机具有更强的交互能力,不再受制于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和频道限制。比如,手机视频APP能为消费者提供短视频、微短剧等更丰富的内容选择,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娱乐化、社交化的消费需求,从而抢占了观众的大部分时间。

  智能操作越来越复杂。电视机的智能化升级,反而造成了开机广告多、开机时间长、界面操作难等问题。老年人本是电视机的主要使用群体,但对他们来说,复杂的智能操作可谓极不友好。

  “套娃式收费”乱象普遍存在。在电视厂商的默许下,各大视频平台制定了五花八门、价格不菲的收费规则,消费者不得不支付额外费用来观看本该免费的节目,有时还需重复购买电视端和手机端的会员才能观看。

  观影设备挤占部分市场份额。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投影零售量达685万台,是彩电市场零售量的20%。投影仪凭借方便、低价、便携等优势逐渐受到民众青睐,对电视机行业形成一定冲击。

  电视机会被彻底淘汰吗?李鸣涛说,长远来看,电视机产品如果不能快速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出新的使用场景,单纯依靠电视台播放内容、观众被动观看的传统模式,必然面临淘汰风险。因此,电视机行业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广播电视所面临困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同时也要通过创新、转型等积极自救,求新求变,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不能否认,我国电视机行业一直在搞创新,智能电视可以接入互联网,部分产品具备语音交互、手势互动等功能,但它们还无法达到智能手机的便捷程度,由此陷入一种尴尬境地:老人不会操作智能电视,年轻人不愿意使用智能电视。

  要改变这一窘境,李鸣涛认为,电视机厂家应全方位强化智能电视的大屏体验优势,重点围绕家庭用户使用场景,尤其是适应中老年人的使用习惯,降低交互操作难度。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应坚持“内容为王”,制作水平要跟上时代步伐,依靠贴近年轻人兴趣点的高质量内容,将年轻用户的注意力抢回来。针对“电视套娃付费”等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已经加强治理力度。广电总局近期发布的《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指南2.0》涉及60条整改措施,可有效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电视节目收费机制。政府部门与平台间强化合作,有助于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电视观看体验,引导电视机行业实现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