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坏胆固醇两条警戒线

坏胆固醇两条警戒线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6-1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最新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为慢病人群划出坏胆固醇两条警戒线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李 良 □主治医师 康欢荣

  《生命时报》 2024-05-31 第1804期 第17版


  血脂是血浆中的脂类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血脂水平过高时,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必须拉起控脂“警戒线”。近日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称《指南》)强调,慢病人群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并发症、保持健康的关键。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也被称为“坏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能给患者带来持续的心血管获益。《指南》建议,身体健康人群应将坏胆固醇控制在3.37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目标控制值为2.6毫摩尔/升以下;已经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发生过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的患者,应低于1.8毫摩尔/升。不过,坏胆固醇到底降到多低,目前仍需依照《指南》和医生诊断确定。其中,老年人要格外小心坏胆固醇水平低,如果不是由药物或饮食导致的,就要警惕是否有严重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相反,以下几类特殊人群要严格控制。

  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如果同时存在以下2种或3种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好胆固醇低于1毫摩尔/升,应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指南》建议,糖友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不应超过1.8毫摩尔/升。

  慢性肾病患者。这类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且随着肾功能下降,血脂异常风险会慢慢升高。因此,要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和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来制定个性化血脂控制目标。

  已发生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确诊冠心病、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坏胆固醇应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坏胆固醇水平高者,可先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仍降不到理想范围的,要遵医嘱用药,他汀类是首选药物。同时,患者及健康人群都应坚持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可以从四方面做起。

  1.定期查血脂。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检测1次。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有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一级亲属小于55岁或女性一级亲属小于65岁患心血管疾病)者或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2.控制摄入胆固醇。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深海鱼类;少吃动物脑、肥肉、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3.增加体力运动。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需要连续30分钟以上的慢跑、快走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需要减重者还应增加每周运动时间。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避免肥胖,体重指数(BMI)最好维持在25以下,限制饮酒,及时戒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