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艾灸拔罐活血 玫瑰佛手畅气

艾灸拔罐活血 玫瑰佛手畅气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2-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化瘀要先升阳再疏肝 艾灸拔罐活血 玫瑰佛手畅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王 琮 □主任医师 李 丽

  《生命时报》 2024-11-15 第1848期 第8版


  《说文解字》曰:“瘀,积血也。”在中医学中,“瘀”是一个重要的病理概念,指血液在体内不流畅或停积凝结的状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进而形成瘀;二是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直接形成瘀。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还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造成疼痛、出血、经脉不通,脏腑发生癥积(指腹内包块),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受瘀阻部位和瘀血成因影响。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咯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发紫成块或经血不止。

  中医认为,瘀在血分,病位相对深,在活血的同时需结合温阳、益气、理气、凉血等治法,方能取得良效。这其中,尤其强调升阳为先,理气疏肝为要。这是因为,阳气是推动气血运行的重要力量,而肝主疏泄,负责全身的气血运行。当肝气郁结或阳气不足时,气血运行不畅,易形成瘀。因此,先升阳可以增强气血运行的动力,再疏肝能解除肝气的郁结,恢复肝的疏泄功能,从而使气血得以顺畅流通,达到化瘀的目的。

  升阳治法。早在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便提出了补气升阳治法。到了清代,医家王清任创立补阳还五汤、黄芪桃红汤,将补气升阳法扩展到补气升阳活血法,明确了气和阳对血的推动作用。升阳虽不等同于温阳,但可以通过温阳的药物结合升提药物实现,即李东垣补气升阳三法之一的“风药升阳”,常用柴胡、炙甘草、炙黄芪、桂枝、干姜、升麻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温通经脉、升阳散寒,为血行提供动力,尤其适用于久病、久劳所致的瘀血。还可通过艾灸、拔火罐升阳活血,常选取的穴位有关元、气海、命门等。此外,饮食也可升阳,建议适量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生姜、大枣等。适当运动也能促进气血运行和阳气升发,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有氧运动。

  疏肝治法。疏肝相当于为血行打开通路,正所谓“治瘀要治气,气畅瘀也祛”,常用中药有郁金、香附、柴胡、玫瑰花、佛手、川芎、枳壳等。临床在用药的同时,还经常配合针灸进行治疗,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常用的疏肝穴位有太冲、期门等。此外,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疏肝解郁,建议大家经常到户外活动,平时可以多听音乐、练瑜伽、阅读等,以放松心情,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