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柿子”多是不自信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生活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总是很容易被拿捏:累活儿先找他干、有气先找他出、责任总找他背……这些人也不是不知道自己被欺负,内心充满委屈,但还是会默默承受一切。为啥“软柿子”们难以硬气起来?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的“随和”、软弱是一种权力的让渡和自我压抑,通常与以下个性特点有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余小倩
《生命时报》 2025-04-01 第1884期 第8版
对冲突的恐惧。对某些人来说,人际冲突意味着紧张、不安甚至失控。他们害怕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负面后果,或者把负面后果想象得过于严重,因此会选择避免冲突,即使这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权益和立场。
想要获得认可。软柿子们通常具有强烈的讨好倾向,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肯定,否则就会觉得自己哪里没做好、不称职。然而,通过无底线付出、压抑自身需求、牺牲尊严换来的所谓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虚假的,是不被人尊重的,所以会导致“越老实越被欺负”的现象。
这些性格的成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与天生的气质类型和家庭教育有关。比如一些人生来就内向、敏感,可能会导致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冲突时,更倾向于逃避和妥协;生长在过度控制家庭中的孩子,父母比较强势,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也不让他们自由成长和犯错,这些人长大后可能表现出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我、缺乏自信的特征。还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一些负面事件或创伤,比如被霸凌,在极度强调顺从、服从的氛围下学习、工作等,也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唯唯诺诺。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为自己说话,就没人为我们说话了。对软柿子来说,不论自己的软弱是如何形成的,此时最重要的,是改变这一情况,逐步学会捍卫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妨尝试以下一些方法。
直面自己的弱点。如果你能够接受最差的自己,别人的意见或攻击就失去威胁。而当你不再害怕别人的评价,就会从虚假的随和中脱离出来,转而更为照顾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寻找自己的能量和优势,不再想方设法对外妥协。
寻找身上的闪光点。破除内心恐惧后,我们要一点点增加信心。反复审视自身的优势、询问亲朋好友的意见,把能找到的所有闪光点都写下来,随时随地翻看,会让我们确信“我很好”,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
学会委婉说“不”。提出自己的建议、拒绝过分要求不代表是和他人对立,而是通过这些方式让对方重视自己的存在和需求。拒绝任务时也不一定要气势汹汹、言辞尖锐,可以委婉一些,比如列举出自己手中在忙的项目,表示实在无法协助完成其他工作;或假借身体不适、有急事要处理、家里人需要照顾等理由回绝,都是既能避免无理要求又不那么伤感情的做法。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软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标: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 [事件]30和50岁睾丸断崖式衰老04-27
- [事件]阳痿爱找懒散的人04-26
- [事件]分离焦虑如何应对04-26
- [事件]孝顺是需求的精准对接04-26
- [事件]高龄嗜睡痴呆风险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劳永...04-25
最新文章
- [事件]“软柿子”多是不自信04-27
- [事件]定目标:求高得中 求中得下04-27
- [事件]30和50岁睾丸断崖式衰老04-27
- [事件]阳痿爱找懒散的人04-26
- [事件]分离焦虑如何应对04-26
- [事件]孝顺是需求的精准对接04-26
- [事件]高龄嗜睡痴呆风险增一倍04-25
- [事件]PCSK9-EE真能一劳永...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