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微信传白米饭垃圾食品专家称不靠谱

微信传白米饭垃圾食品专家称不靠谱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4-2-18 07:39

  【byb.cn 】(来源:武汉晚报)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虽然现在生活水平高了,食物的选择也更加多样,但是米饭依旧是很多家庭、很多人每日必选。


  然而,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被疯转的一篇文章,却将白米饭定性为"垃圾食品之王",还说白米饭与油炸马铃薯条一样危险,一时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难道从小吃到大的白米饭吃错了?


  记者就此请教了多位专家,结果是:不靠谱!


  正如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朱心强教授所说的,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应该少吃淀粉类食物,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文章为了吸引眼球用了很多夸张的、不科学或者缺乏依据的说法,特别是贸然给白米饭带上"垃圾食品之王"的帽子,有点哗众取宠。


  为了更加客观地看待这篇文章,记者除了邀请朱心强教授,还邀请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楼南芳教授、浙医二院糖尿病专科护士何晓雯,同时记者连线了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建立的,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请他们对照这篇文章进行理性分析,哪些段落最有欺骗性,哪些段落错得离谱,本文一一列举,一一解释。


  专家们另一个观点也很一致,需要辨证地看待白米饭,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米的营养流失,单纯吃白米饭确实营养不全面,需要混搭。


  白米饭几乎没有营养?


  原文观点:白米饭没有什么营养。


  原文这样描述"白米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只含有淀粉,只有糖。"


  专家解读:


  朱心强教授解读:这样的说法结论太绝对,研究已经证明,大米的主要成分很丰富,除了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都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与此同时还含有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及钙、铁等营养成分。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专家团队的专家也解释了米是如何走上我们餐桌,因为加工,确实也存在营养流失。(参见大图)
米是稻子的子实脱过壳而成,除淀粉以外,稻谷中60%以上的营养素都集中在胚和皮层中。然而,对它进行三抛三选或双抛双选后,剩下的就是米核(绝大部分的营养素都被去掉了,剩下的就是淀粉)了,又白又亮,很受市场欢迎,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品质专家也坦言,经人为加工,最终送上餐桌的大米绝大部分是淀粉了。"有人说现在一碗饭就是一碗糖,有点过激,但确实有几分道理,精加工确实损失了很多稻米的营养元素。"

    

  白米饭要吃


  多点粗粮"混搭"


  "没有一种食物可以包含全面、足量的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合理的膳食,就是均衡适量。必须有合理的搭配,让多种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基本符合人体的需要。"朱心强教授说。


  2014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也提出"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稻米品质专家也表示生活中会尽量少吃一点大米饭,多一点"混搭"。"混搭",当下比较流行的就是杂粮、粗粮。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深有体会,他说:"不吃白米饭没有健康损失。我好几天才吃一餐白米,觉得活得很好。吃白米饭后觉得困倦乏力,而吃杂粮糙米感觉精神抖擞。今天午餐是红米杂粮饭,红米,小米,燕麦,高粱米,莲子(提前泡过),加大枣。香喷喷的很好吃。"


  食物本没有好坏,搭配很重要。即使是杂粗粮,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人都要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也有病例是吃粗粮太多,导致腹胀气的。


  不同人对粗粮的需要量有差别。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者,长期坐办公室、接触电脑较多、应酬较多的人,可适量增加粗粮摄入。


  吃粗粮以每天一次为宜,最好在中餐食用,比如常见的粗粮红薯、玉米等。早餐吃粗粮粥也不错,比如在大米粥里适量加入燕麦、糙米、薏米等。


  楼南芳教授提醒,五类人应减少或避免食用杂粮:消化能力有问题的人、贫血和少钙的人、肾脏病人、糖尿病人、痛风病人。"最好先跟医生沟通之后,再有选择的进行搭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