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警惕心梗发病不分老少

警惕心梗发病不分老少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6-12-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心梗就像“隐形杀手”,让人防不胜防。11月20日是“全国心梗救治日”,为了唤醒公众对心梗的认识和重视,我想专门谈一谈心梗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知识。 

  第一,心梗年轻化越来越严重

  过去,心梗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像侯耀文、马季、高秀敏等因心梗去世的名人,大都在50岁以上。可现在,心梗已将魔爪伸向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群。最近几个月,我们接连抢救了几位年轻的心梗患者,他们的共同点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熬夜、应酬多、运动少、抽烟、喝酒。因为长期透支身体,导致心脏、血管内膜过早受损,一旦遇到精神高度紧张、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就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猛增,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中青年人群突发心梗往往来势汹汹。因为,老年人的血管狭窄一般经历了三四十年的病变过程,血管的侧支循环已经建立了代偿功能(指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需要的生理现象)。而中青年人心脏功能活跃,出现狭窄后,侧支循环还没建立完备,遇到刺激时,血管突然痉挛收缩就会发生急性心梗,病程往往很短。许多病人都是在上班时,突然感到胸痛、喘不上气,甚至只是说了一句“好累”,就倒地不起了。 

  所以,患者出现心梗征兆,比如胸口正中偏左一个手掌的位置出现持续性压迫感,左肩、左手臂内侧出现疼痛,持续5~10分钟就要尽快就医。如果休息15分钟左右能缓解,可能是心绞痛。长期心绞痛不重视,可能引起心源性猝死。如果大家加班时哈欠连天、头痛欲裂、熬不下去时,一定要赶紧休息。 

  第二,调整作息,降低清晨猝死风险

  心肌梗死、心律不齐等都可能导致猝死,而且容易在清晨发作。日本科学家调查显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时间以早、晚两个时间段为顶峰。早晨发病的患者多为女性及65岁以上的老人;晚上发病的多为男性及65岁以下的人,有饮酒、吸烟习惯的人发病率最高。人在醒来时,自主神经处于失调状态,血管状态会发生变化、血压上升,作为心脏营养血管的冠状动脉变窄,各种激素被分泌出来,与血液凝结相关的因子也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心梗。 


  预防心梗在清晨发作,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自主神经平衡。1.每天早晨要在自然光的照射下缓慢起床,以防血压急升。洗漱后,吃一顿丰盛的早餐,保持饮食规律。2.每天尽量在下午做些运动,以提高心脏机能。散步对维持肌肉力量和生理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单位离家较近的话建议步行,而且可以爬爬楼梯。3.戒烟限酒。因为吸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而酒精摄入量与高血脂、脑溢血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呈正比。4.每天盐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并少吃腊肉、熏鱼等含过氧化脂质的食物。 

  心梗高发第三,秋冬交替

  据统计,每年11月正值秋冬交替,是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由于气候严寒,全身血管急剧收缩,并发生痉挛,血流不畅导致心脏出现缺血性改变,进而诱发心梗。 


  如果平时心脏就不太好的人,建议身边常备硝酸甘油、救心丸等急救药,而且要认真观察各种预警信号。需要提醒,心梗时的疼痛部位,除了上面所说的胸口压迫感、肩臂疼痛,还有其他多个部位,比如上腹痛、头痛、脖子痛等,不论疼痛出现在哪个部位,只要是突发又比较剧烈的,都要考虑是否与心脏有关。老人、免疫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待在温暖的室内,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室内外温度不宜超过10℃。平时还应该多补水,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