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对现场急救规范性不宜太过挑剔

对现场急救规范性不宜太过挑剔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0-1-14 00:01

    【byb.cn 】(来源:健康报网)1月7日媒体报道,在云南昆明,一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没有呼吸,心脏骤停。护士杨昆娥正好路过,立即跪地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男孩获救。视频在网上获无数点赞。

 

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护士杨昆娥的急救操作缺乏专业性,引发网上热议。有医生表示,在视频中看到杨昆娥摸了男孩的颈动脉,但看不到她判断病人是否有反应、有呼吸;而现在急救不建议摸颈动脉,看呼吸才是规范操作。在接受采访时,杨昆娥回顾了自己救人的经过,称自己第一时间上前确认男孩已经意识丧失、无呼吸、触摸颈动脉无搏动。

 

作为一名专业外科医生和多年从事心肺复苏培训的讲师,笔者认为,对于现场急救,不宜太过挑剔。

 

首先,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如果患者4分钟~6分钟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现场处理有紧迫性、艰难性、灵活性和关键性等特点,在急救专业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由“第一目击者”迅速开展心肺复苏,对于抢救生命至关重要。如果非要用专业的标准来要求,恐怕会吓退不少人伸出援手。

 

其次,医学是一门科学,但绝无机械性的执行标准。事实上,就是在医院的急救部门,也不敢保证每一个操作都毫无瑕疵。只要符合基本原则,保证急救效果,就可宽容对待。比如,在心跳骤停施救中,施救者不做胸外按压,只做人工呼吸,就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掐人中、摸颈动脉不会对抢救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做了也无妨。

 

我们不否定专业精神,努力让每一项操作都符合规范,但也该看到现场急救受到周围环境、施救者情绪和体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希望大家相信质疑者的良好初衷,把这件事当作普及急救操作规范的一个契机。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如何规范做心肺复苏,越来越多的人敢于伸出援手,更多生命就能跑赢“黄金四分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