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七类药可能会便秘

①阿片类
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美沙酮等。主要减少肠道蠕动,延迟肠内容物在肠道的转运时间;一些物质可以降低肠液分泌,增加肠道部分水分及电解质的吸收;阿片类药物通过增加肠道绒毛的吸收表面积,增加了对液体的吸收,导致粪便变干;也会延迟胃的排空,导致胃轻瘫。以上情况都会引起便秘。
②非甾体类抗炎药
布洛芬、萘普生、消炎痛、吲哚美辛等。主要是抑制黏液分泌,使肠道变干,粪便表面失去润滑,引起便秘。
③利尿剂类降压药
如噻嗪类。会导致机体脱水,使过量液体从结肠吸收。中枢降压药物如可乐定等,会刺激肠道神经,增加液体和电解质的吸收,限制消化液的分泌,导致便秘。
④刺激性的泻剂
蓖麻油、酚酞、大黄、直肠栓剂等。长期用会减少直肠的反射引起迟缓性便秘,一般停药后可以逆转。长期服用刺激性的泻剂还可能引起黑结肠病,加重便秘。
⑤抗胆碱能类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多塞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精神类药物(如氯氮平、吩噻嗪类)、抗帕金森类药物(溴隐亭)、解痉药(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这些药会使肠动力下降,肠内转运时间延长,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肠梗阻。
⑥某些含金属类制剂
硫酸钡、硫酸亚铁、碳酸钙等。这类药会在肠道中与不能吸收的物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固体,导致粪便变得坚硬,难以排出。
⑦化疗药物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这类药会损伤肠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肠道黏膜,导致腹泻或者便秘。
对于药物引起的便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措施:
1.如果便秘情况严重,应尽快就诊,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将副作用降到最小;
2.针对便秘症状,进行一般治疗即可,要保证充足的水分、纤维并进行体育锻炼等;
3.如果是粪块栓塞,可以灌肠或使用直肠栓剂,也可口服通便药,如山梨醇、番泻叶等;
4.按摩、针灸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为了防止便秘的发生,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排便习惯,保持摄入充足的水分,每日1500~2500毫升;增加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燕麦、玉米、大豆等,能够改善粪便的性状以及排便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对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最后提醒,使用泻药时要适当调整剂量,达到通便效果即可,一般只用数天,切勿滥用。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