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全球骨折30年增七成

全球骨折30年增七成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11-4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随着患病人数不断增多,骨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柳叶刀·健康长寿》近期刊登的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骨折病例约4.55亿,比1990年增加了70.1%;新发骨折病例约1.78亿,比1990年增加了33.4%。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  林涨源  □主治医师  赵树山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一科副主任医师  史长龙


  老年骨折发病率升高


       新研究使用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的框架,比较了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从1990年到2019年的骨折病例数、发病率和健康寿命损失年。结果发现,30年来,骨折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老年人发病率有所升高,女性表现尤为明显。在20~24岁、40~44岁两组人群中,男性的骨折发病率均比女性高出50%以上;但当年龄超过64岁,女性的骨折发病率则远远高于男性。


       除整体发病率外,研究人员还详细分析了不同部位的骨折数据。在纳入研究的12个部位中,新发骨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腿部(髌骨、胫腓骨或踝关节)、手臂(桡骨、尺骨,或尺桡骨双骨折)、肩颈部(锁骨、肩胛骨或肱骨)。


       不过,按照健康寿命损失年计算,骨折的解剖部位排名略有不同。第一名为髌骨、胫腓骨和踝关节,其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骨盆骨折,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不同部位骨骼的不同功能,以及受损后的愈合难易程度有关。


       2016年,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罗伯特·祖拉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人体18块骨骼的愈合速度差异。他们发现,手臂处的桡骨骨折,只有2.1%不愈合;腿部的胫骨或腓骨骨折,则有14%出现不愈合问题,这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问题,有时需要多次手术和清创,或使用骨再生替代品进行治疗。此外,骨盆和髋部骨折的残疾权重远高于桡骨和尺骨骨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创伤骨科主治医师赵树山解释说,骨折的愈合速度与创伤处的血流丰富程度有关,血流少的部位通常都长得很慢,比如股骨颈、胫骨中段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一科副主任医师史长龙说,我国骨折的患病情况与新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近些年的主要变化表现为:患病人数大幅增加,尤以老年患者增幅明显,多见髋关节、胫骨、桡骨、腰椎骨折;年轻人常见的骨干部位骨折则在减少。赵树山补充说,50岁以下骨折病患的最大特点是男性、外部高能量暴力所致,因为男性更有可能参加危险活动或从事骨折风险高的工作;50岁后,低能量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数量猛增,这与女性绝经后骨量迅速流失密切相关。


  跌倒是骨折致残的首要原因


       赵树山说,我国骨折患者人数猛增的原因,需要从全局来看。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女性绝经后还会出现骨量的滑坡性流失,尤其容易骨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必然会伴随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数的上涨。其次是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2019年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协会联合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吸烟、饮酒等因素可导致破骨细胞增殖,引发骨质疏松。此外,肥胖、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可能影响骨质,进而增加骨折风险。


       史长龙解释说,骨折致病因素可分为内、外两类。内因指骨头本身的状况,包括骨密度和受力部位特征。相对而言,骨密度越低,骨质疏松程度越重,发生意外后骨折的可能性越高;如果受到冲击的骨骼刚好处于应力集中的位置,比如髋关节,外力容易汇聚于一点,断裂风险更大。外因主要指可能导致意外的行为或环境等。临床上,骨折的创伤按照损伤暴力的大小可分为低能量暴力、高能量暴力。单就外因而言,低能量暴力是指跌倒等生活中的创伤,这类骨折患者以老年人为主;高能量暴力则指外力较大的情况,包括工地坠落、交通事故撞击、危险性运动损伤等,年轻人更常见。


       新研究数据显示,在与骨折相关的3级损伤原因中,跌倒导致的骨折伤残损失发生率最高。换句话说,跌倒是骨折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其次是交通伤害和机械力造成的意外损伤等。


  防骨折是一项综合工程


       防骨折,需要内因和外因双管齐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林涨源教授说,这就需要先从强健骨骼、抗骨质疏松和防止暴力入手。


       补够营养,保证骨质沉积。骨骼健康最关键的营养素是钙和维生素D,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800~1000毫克的钙和400~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赵树山强调,年轻人可通过日常饮食摄取钙,并保证一定的日光照射,以促进身体合成活性维生素D;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衰退,除遵医嘱补充钙剂外,最好配合服用活性维生素D以及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近期刊登的一篇综述推荐,最有利于骨骼健康的均衡饮食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每天摄入2~3份乳制品,以满足部分蛋白质和钙的需要;每天摄入5份水果和蔬菜,与吃3份以下蔬果的人相比,每天食用超过3份的女孩,骨骼体积更大;限制钠的摄入。


       选对运动,增强轴向应力。史长龙说,骨骼和骨骼肌都属于运动器官,不动就会退化。比如,航天员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力学刺激,承重骨(如跟骨、下肢骨和腰椎骨等)的骨量就会减少。对骨质好的运动,通常是指能使轴向应力增加的运动,比如跑、跳、跺脚、深蹲,都能增加腿部股骨、胫骨、腓骨的轴向负重,让身体不断增加骨质的密度,以强壮骨骼,有时甚至能逆转骨质疏松。此外,增加软组织力量的训练,可以强健肌肉、韧带,以保护骨骼,增加平衡感,进而降低骨折风险。老年人如果膝关节不好,可以坐在床边做踢腿动作,以强化股四头肌。


       赵树山表示,跌倒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引起重视。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可归结为自身和外部环境两大类。就自身来说,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其中眩晕、视力低下、高血压、高血糖、脑卒中、肌少症等,都会增加跌倒风险。这就要求老人控制好病情,肌少症、眩晕症者尽早就诊治疗,“三高”患者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外部环境来说,将室内灯光调亮,在布局上遵循“简易”原则,多安装扶手,做好地板防滑等,均能有效降低跌倒风险。另有研究发现,有伴侣的老人跌倒风险明显降低,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独居。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已经因跌倒骨折过,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更高,尤其应做好防跌措施。


       社会层面上,新研究也提出了相应建议。首先,扩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和治疗。赵树山说,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的诊断率仅有30%左右,确诊患者能够接受规范治疗的更少。很多人以为,预防骨质疏松或抗骨质疏松治疗,只要多喝牛奶、补充钙片就行,殊不知,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骨质疏松,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规范化治疗。其次,关注可能导致骨折的职业危害,为相关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最后,提高汽车安全标准,全面有效贯彻道路安全法,以减少交通伤害导致的骨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