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身体一次“小地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宋珏娴 □王子健
“中风”这一病名最早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提出,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研究,发展至今大致可等同于西医脑卒中的概念,根据症状不同分为脑梗和脑出血两类。“中”意为突然,《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描述:“风者,善行而数变”,足以体现中风起病急骤的特点。中风就像一次大脑地震,不仅会损伤脑功能,令患者出现面瘫、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表现,临床发现约45%的患者还存在便秘问题,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
中风之所以伤脑又“堵肠”,与其发病机制有很大关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团队研究发现,脾胃疾病与中风互为因果关系,胃肠疾病是诱发中风的一大因素。中风患者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发病前是不是或多或少都伴有一些胃肠道疾病。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不合则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皆不得运营之气,痰淤湿毒不能排出体外,所以就会中风。西医研究也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胃肠功能受损会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受限,是血液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主要原因。加之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喜食高油、高脂、高糖、生冷、“精细”食物,令胃肠道不堪重负,也给中风埋下了隐患。
一旦中风,患者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恢复。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合并吞咽困难者摄入的水分和膳食纤维会随之减少;偏瘫者如需他人辅助排便,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患者服用的一些药物也会导致胃肠道反应等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让患者深受便秘困扰。中医认为,中风急性期便秘与“痰湿生热”有关。通俗来讲,就是患者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肠道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造成菌群失调,加重了中风患者的体内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集。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中风后直肠至大脑的神经通路会被切断,直肠产生便意的阈值升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便秘问题。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