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影响退休幸福感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大五人格”关系思维和行为,“五心法”帮助调试心态 性格影响退休幸福感
受访专家: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 郑晓边
工作生活压力大,许多年轻人上班没几年就开始盼望并幻想着退休后的生活,而不少真正退休的老人发现,赋闲在家的生活并不如预期的如意。没太多事可做、子女不在身边、各种小病不断……研究显示,影响退休生活是否幸福的不一定是退休金多少或者房子多大,而是性格。
①开放性高的老人爱创造
一项对退休老年人幸福感的研究报告指出,居家的老年人越是觉得某种行为的源头或做事的动力来源于自己,他们就会越有能力,幸福感也越强。开放性高的老年人能更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例如与时俱进地学习使用智能产品;理解社会新思潮;热衷于捣鼓一些“手工艺品”或发展绘画、书法等爱好。这些能让他们获得自主性和能力感,提高退休生活满意度。
②有责任心的老人能知足
对退休老人来说,责任心可能起到“心理缓冲”作用,能让他们更主动地寻找新的、充实的、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尽责的老人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都较为负责,他们倾向于以积极心态面对衰老,生活中不但注重自己身心健康,对家人也关怀备至,乐于承担照顾家庭或孙辈的任务。还有一部分老人会选择去街道做志愿者,希望在退休后也能发挥余热。
③宜人性强的老人亲邻里
老年生活体验不佳的原因大部分来自社会压力和亲友关系网出现漏洞。退休后,随着认知老化和社交圈缩小,熟悉的同伴越来越少,老人渴望社会联结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会产生孤独感。宜人性强的老人,有亲和力,可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在与亲朋邻里的相处中获得足够心灵慰藉。
④偏外倾性的老人更乐观
有研究表明,尽管变老意味着多方面能力的退化,老年群体也能比其他年龄段群体有更高的幸福感。还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因社会阅历丰富,会更懂得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且偏外倾性的老人可能会想念工作中的社交关系,借此作为动力去寻找社交气氛好、有益身心的爱好。不仅如此,外倾性特质明显的老人更少对年龄产生刻板印象,不易受偏见或歧视的影响,也不易陷入老年抑郁。
⑤神经质的老人易焦虑
我们有时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成天因为一点小事提心吊胆,这样的老年焦虑通常是由客观性因素和神经过敏等所致。虽然人们常认为退休老人比年轻人神经质更高,更易焦虑和压抑自我,但有研究表明,神经质高的老人如果保持情绪稳定,会重视有情感意义的活动,能积极寻求亲密关系、探索生命的意义,追求当下的获得体验,顺利将生活重心从工作转换到家庭,进而提高退休生活幸福感。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