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穴位的故事362承浆:口腔疾病

穴位的故事362承浆:口腔疾病

byb.cn
[书评]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2022-11-7 00:01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任脉的第23穴廉泉,它对咽喉炎有帮助。今天,我们继续沿任脉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24穴,也是任脉的最后一穴,也是12正经+任督二脉共计361穴的最后一穴承浆,它对因上火导致的口腔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byb.cn


一、承受脾肾之浆

  ,承受也。

  ,水与土的混和物也。

  承浆,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  承浆穴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和颏唇沟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的下颌及颏神经分支。

byb.cn


  大家可以试试,点按这个穴位,口腔中不一会儿就会充满津液。通常,粘稠的部分为唾,而亮的部分为涎。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而承浆所处的位置,刚好是在下颌骨(俗称下巴)之上,而下颌骨多少都会有点前探,形成一个凹陷,而承浆穴就在这个”坑”里,有发育不正常的人,下巴探出来的还很多,通常被称为下兜齿,或者地包天,那这个坑会更明显一些,如下图:


byb.cn
byb.cn

  就是因为这个“坑”的存在,刺激它,口腔中会分泌更多的津液的,而恰恰是这个“坑”承载了承受了这个“浆”,故名。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到了4条经脉的8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

  胃经承泣承满
  膀胱经:承光承扶承筋承山
  胆经穴:承灵
  任脉:承浆
  经外奇穴头顶部:挟承浆

  这8个“”穴的穴意,多与“承受、承担”有关。大部分的“承”字穴,都是位于一个“小山包”之下。比如,胃经上的承泣,是位于眼球之下;承满,是位于肋骨之下。膀胱经上的承扶,是位于屁股蛋子之下;承筋则是位于小腿肚子这个山包之顶;而承山,则是位于小腿肚子之下;承浆,是位于牙床之下,下颌之上,这充分说明了“”字的含意,就是承受它上面的压力。当然,还有三个“承”穴,都位于头部,包括了膀胱经上的承光、胆经上的承录作任脉的承浆,这里的“承”字,则多与承受、继承相关了。


  而以“”命名的穴位,在12正经+任督二脉的361个穴位中,则只有承浆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足见其特殊性。另外还有一个经外奇穴挟承浆,就是承浆穴的边上。




二、任脉与胃经的交会穴


  承浆,还是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的交会穴。我们都知道,口腔中的津液,是参与我们食物消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进食时,为什么要反复强调细嚼慢咽,其实,就是希望唾液充分地与食物搅拌与混合,因为我们牙齿上下活动的次数越多,口腔中分泌的唾液也就越多。可有些人吃饭过快,还没等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就下咽了,这无形中就增加的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可见口腔中的唾液的重要性。


  任脉的循行是上升的,而胃经的循行是下降的,这一升一降,完成了气血的循环,而承浆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枢纽的作用,可见这交会穴的重要。


三、治疗和缓解口腔疾病


  前面已经提到了,刺激承浆,可以促进口腔分泌津液,这些都是脾肾之液。现在很多人口腔中的唾液分泌存在障碍,口干的很,无论怎么喝水,口腔还是干的难受,西医把这称为干燥综合征,它可发生在各个年龄层,好发于 40 ~ 50 岁的女性,男与女的比例约为 1:9。致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了解。临床表现早期以干眼症、干口症、外分泌腺肿、关节炎等为主,晚期则可能侵犯内脏器官,包括肺脏、肾脏、肝脏等。亦有少数病人可能罹患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瘤。


  而中医认为,这种干燥症,其实就是因为脾肾之液无法上达口腔所至,很多原因是因为经络堵塞引起的,这个堵塞点多在腹部上。我在临床实践中,很多人把腹部上的结节疏通开了,口腔中立刻就会充满唾液,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功能性的,任脉是阴经之海,何况承浆还是其最后一穴,在本经的末端,因此刺激它,有助于调动阴经之液到口腔中来,改善口腔的内环境,毕竟,唾液中有很多杀菌的酶,当这种酶缺乏时,口腔中的菌群平衡就会被打破,很多口腔中的疾病,就会产生,比如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这在我们日常把之称为“上火”。



健康一线解读任脉承浆穴-口腔疾病


四、功效与主治

  【功效
  连通体表体内

  【主治
  口眼喎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五、总结

  1、承受脾肾之浆

  2、胃经与任脉的交会穴

  3、治疗和缓解因上火导致的口腔疾病


  这正是:着急上火舌生疮,津液难升口中央,皆因虚火上炎至,刺激承浆把病防!


  后记:我从2015年10月26日开始,在别有病网公众号和别有病网站上,撰写《穴位的故事》这个专题,以每周一篇的频率,历时整整七年从53岁写到了60岁,终于完成了12正经+任督二脉(统称十四经脉)共计361穴的写作,这是岂今为止,互联网上对穴位最系统和全面的解读


  当然,是否权威则留给后人去评判,不过至少是一家之言。通过这七年对穴位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让我对经络和穴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了:“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哲理,叹服先人养生的智慧和中医博大精深的辩证思想,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处事哲学和临床实践。


  当然,随着对中医和疾病认识的更加深入,与七年前相比,我也越发感觉到过去写的文章中有不少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写作中难以避免的错误,这些都会在以后写作过程中进行修正再发表。也希望广大网友能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从下周开始,我们将继续《穴位的故事》专题经外奇穴部分的解读,敬请大家关注。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