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抑郁的人爱说我

抑郁的人爱说我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1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每个人的语言都带有个人特色,而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用语变化,或许还能成为甄别心理状态的参考之一。不久前,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上的一篇论文称,处于抑郁或孤独情绪中的人,相比情绪健康者,会更多使用“痛苦”“疲惫”“糟糕”等负面词汇,且更习惯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受访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李献云

  本报记者 张 芳

  《生命时报》 2022-12-27 第1668期 第15版


  该研究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与计算机专家合作进行。研究者在某网络社交平台收集了约3000名用户发布的340万条信息用作文本分析,同时对这些用户进行抑郁和孤独调查。结果发现,抑郁和孤独的人更爱使用疾病、痛苦相关的负面语言;在使用互联网缩略语和表情符号时,他们也更偏爱发“皱眉”或表示“我不在乎”的表情。

  早在 2002 年,线上论坛就被当作语言库,被用于分析人的心理症状,此后不少人都做过类似研究。2018年,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对 4700 余人做了问卷调查,请参与者用文字描述最近一段情感关系的破裂、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此时的想法和感受等。之后的分析显示,除用了更多消极或悲伤的词汇外,跟没有抑郁的人相比,抑郁者使用了更多的第一人称“我”。研究者分析,社交隔绝是抑郁症的特征之一,更多使用“我”说明他们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英国雷丁大学针对64个心理健康论坛的6400名成员,进行了大数据文本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抑郁焦虑相关论坛中出现“总是”“完全”“绝对”等极端词汇的频次高出50%。这可能是由于抑郁症患者对世界的看法倾向于“非黑即白”,更易有极端表现。研究同时发现,从抑郁症中恢复的成员,尽管负面用词与过去相当,但正面情绪词汇的使用率提高了70%。

  语言是人们思维、情绪的外在表现,能很好反映内心状态。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李献云说,现代人越来越习惯于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我,从他们的用语中确实可能发现抑郁、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的蛛丝马迹。这也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来看,直接将文本分析用于甄别抑郁症患者还为时尚早,其准确度和敏感度仍不确定。

  李献云建议,可将这种发现应用到对周围亲朋的关注中,特别是家长、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关注中。一旦发觉他们的日常表达用语有明显改变,如频繁使用负面、绝对性的词汇和常常说“我”如何如何等,传递出明显糟糕情绪或绝望色彩,就应提高警惕。如果身边人有这样的语言变化,建议多与他们沟通了解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无法调适时,建议说服其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寻求帮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