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北方是我国的“中风带”

北方是我国的“中风带”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8-14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喜食肉菜、口味偏咸、冬季低温、活动减少等引发高血压、肥胖 北方是我国的“中风带”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红霞

  本报记者 高 阳

  《生命时报》 2023-07-28 第1723期 第18版


  在美国东南部的11个州,当地人脑卒中(俗称“中风”)风险要比一般人群高34%,该地区因此被公认为“中风高发地带”。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柳叶刀-公共卫生》近日刊载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容易中风,在中风风险、死亡率、健康寿命损失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研究人员使用中国百万数据库中超过14万例个体的全基因测序数据和特异性多基因风险模型,评估了30个省份的遗传易感性趋势、遗传易感性与中风危险因素、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生命损失年、健康寿命损失年等指标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以秦岭-淮河为界线,中风遗传易感性表现为“北高南低”,即相较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居民罹患中风的风险更高。

  此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2020年公布了我国不同区域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数据显示,东北(12.6%)和华北(11.4%)地区高风险人群比例最高,其次是华中(10.7%)、西南(10%)、西北(9.6%)和华东(9.6%)地区,华南(8%)地区较低。研究还发现,遗传易感因素在中风流行病学负担中起到很小、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和生命损失年方面。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北方人,那就要小心了,终身患中风的风险要远大于南方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红霞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风的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有关。我国北方居民爱吃肉食,以及油条、油炸糕、肉饼等含油量大的食物,饮食呈现“三高”特点——高油、高脂、高盐。一到冬季,很多家庭都有腌咸菜的习惯,咸菜中盐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研究发现,在“中风带”区域,人群的高血压和超重情况更严重,这都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而南方居民饮食中油、盐较少,蔬菜相对丰富,防治中风方面更有优势。

  低温也是中风发作的诱因之一。杨红霞表示,东北地区冬季较长,且昼夜、室内外温差大,如果血管在短时间内经历较大幅度的温差刺激,更易发病。加之北方户外寒冷,居民有饮酒御寒的习惯,尤其是西北地区海拔高、居民活动少、有氧消耗少,因此更易肥胖,引发“三高”,从而加剧中风的发生。受供暖因素影响,北方地区空气污染程度较南方重,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也可能增加缺血性中风风险。

  虽然地理环境、天气等都属于不可干预的风险因素,但从其他可改善因素入手,仍可起到一定弥补作用。杨红霞表示,北方地区居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戒烟酒、避免劳累,饮食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内脏,多吃果蔬和豆制品,适量摄入瘦肉、鱼类和蛋类,平时要多喝水。每年秋冬、冬春换季时,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要太早出门锻炼,以防感冒。夏季不要贪凉,燥热时不要饮用大量冷饮,以免诱发中风。同时,每年应坚持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一经确诊要坚持服药治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