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分六型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率先提出“亚健康”概念,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将其定义为“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不符合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可以说,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因其形式多样,为统一认识,《中医亚健康状态分类指南》将亚健康分为6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于国泳
《生命时报》 2023-10-10 第1742期 第16版
①活动-休息型态:抓住一个“虚”字
这类亚健康人群常见各种“虚证”,脾虚的人常感到虚弱、头昏沉、疲乏、精力不足;心气虚的人常有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困倦、起立时眼发黑等情况;肺气虚的人易患感冒;肝血虚常有关节疼痛、肌肉酸痛、颈肩僵硬等。
②营养-代谢型态:消化道症状显著
多指没食欲、呃逆、恶心、泛酸、腹胀、腹痛、体重下降或超重、大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口臭的人。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他们可伴发皮肤、黏膜问题,比如咽干口渴、眼睛干涩、皮肤干痒等。
③排泄型态:多见排泄物异常
“汗、尿、便”均属于排泄物,出现多汗、无汗、盗汗,尿频尿急、尿无力、尿不尽,腹泻、便秘或大便时干时稀、先干后稀等,可能是排泄型态亚健康。
④感知型态:五感异常
“视、听、嗅、味、触”出现异常,可能属于感知型态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耳鸣、颅鸣、听力下降、口中异味、疼痛、眩晕等,气血两虚的人尤要注意。
⑤性-生殖型态:生殖亚健康
这类人常有肾虚表现,比如畏寒、手足发凉、腰痛、腰膝酸软、性功能异常、月经不调、遗精、不孕不育等。
⑥认知-应对-关系型态:精力不济
这主要是指精神、情志和社会适应性异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应迟钝,或难以适应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社交减少、人际关系紧张,易出现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如果发现自己符合某一型态的多个症状,可能意味着已经“亚健康”了,如不及时纠正,易引发多种心身疾病。但以上6种型态与各种体质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最好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采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均衡膳食等方法进行调理。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