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礼貌 沟通变低效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都说礼多人不怪,但人际交往中处处过于客气,可能会妨碍真诚、直接的交流。美国“今日心理学”网近日发文指出,过度礼貌是指过于重视社交礼仪、拘谨或谦恭的态度,这会带来一系列社交障碍。
害怕冲突。有些人可能担心直接表达想法,尤其是不满或反对意见时,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导致争吵、敌对状态。因此,他们选择处处用礼貌话语来缓和气氛,不得罪任何人。
刻意讨好。为了被大多数人喜欢和接受,有些人牺牲自己的个性和压抑真实想法,表现出极度的谦卑、顺从。在他们看来,只要一味讨好、取悦,就能在人群中混得好,即使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礼貌只是一种机械动作,而非出于真心。
文化偏好。某些文化过度强调礼貌这种美德,使得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避免直接冲突。这种文化偏好如果在家庭中被强化,容易让人只重视礼仪而不顾真实想法。
毋庸置疑,礼貌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如果相处中过度强调其价值和作用,忽略沟通的真正目的,就会引发不少消极后果。
造成误解。过度礼貌的言辞可能让接收者难以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想法,引发很多误解。比如你本来很介意,却说“没关系”;本来没感觉,却说“很喜欢”,这会误导对方,让他做出更多你不接受的事。当真实意图被掩盖,礼貌就成了沟通障碍。别人越来越难看清你的喜好,这样的关系是肤浅和虚假的。
增加沟通成本。我们会发现,那些过于客气的人,说话、打字时往往伴随着冗长的措辞和复杂的表达,这让沟通变得低效且耗时。
压抑自我。长期保持过度礼貌的态度会抑制个体的真实感受。为了维持和善的“人设”,你不得不隐藏自己的不满或失望,甚至用更多善意的谎言去圆之前的礼让。长此以往,内心的压抑和不满积累,造成身心疲惫。
这并不是说过度礼貌就是错的,只是这么做累己也累人。建议有这种习惯的人,可以试着在保持友善的同时,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前写下谈话要点。如果还不习惯直率地表达,可以先打一份草稿,思考自己最想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并写下来。然后编辑和修改这份底稿,加一点礼貌用语,确保自己能友好、明确地表达需求。
倾听并尊重对方。很多人认为一个劲儿地奉承对方就是尊重,其实,只要你能倾听对方说话、理解对方观点、接纳对方观念,就是尊重和信任。当能够认真听别人说话,你会发现不需要说客套话就能赢得好感,彼此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很低。
使用“我”语言。存在反对意见或不满时,不要违心地说“都按您说的来”,而要适当表达真实感受。建议多用“我”语言,强调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如“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讨论一下”,而不是“你总是这样做,让我很不满”,这能减少攻击性和不敬。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 郭润峰 □李 洁
《生命时报》 2024-10-25 第1842期 第15版过度礼貌的人通常有三类表现:
1.频繁使用敬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过度使用这些词汇会让人不舒服,感觉彼此很生疏;
2.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触,或在回答问题时显得很谨慎和含糊;
3.没有主见,对别人意见过于尊重,即使这些意见与自己的观点相悖。造成这种社交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害怕冲突。有些人可能担心直接表达想法,尤其是不满或反对意见时,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导致争吵、敌对状态。因此,他们选择处处用礼貌话语来缓和气氛,不得罪任何人。
刻意讨好。为了被大多数人喜欢和接受,有些人牺牲自己的个性和压抑真实想法,表现出极度的谦卑、顺从。在他们看来,只要一味讨好、取悦,就能在人群中混得好,即使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礼貌只是一种机械动作,而非出于真心。
文化偏好。某些文化过度强调礼貌这种美德,使得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避免直接冲突。这种文化偏好如果在家庭中被强化,容易让人只重视礼仪而不顾真实想法。
毋庸置疑,礼貌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如果相处中过度强调其价值和作用,忽略沟通的真正目的,就会引发不少消极后果。
造成误解。过度礼貌的言辞可能让接收者难以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想法,引发很多误解。比如你本来很介意,却说“没关系”;本来没感觉,却说“很喜欢”,这会误导对方,让他做出更多你不接受的事。当真实意图被掩盖,礼貌就成了沟通障碍。别人越来越难看清你的喜好,这样的关系是肤浅和虚假的。
增加沟通成本。我们会发现,那些过于客气的人,说话、打字时往往伴随着冗长的措辞和复杂的表达,这让沟通变得低效且耗时。
压抑自我。长期保持过度礼貌的态度会抑制个体的真实感受。为了维持和善的“人设”,你不得不隐藏自己的不满或失望,甚至用更多善意的谎言去圆之前的礼让。长此以往,内心的压抑和不满积累,造成身心疲惫。
这并不是说过度礼貌就是错的,只是这么做累己也累人。建议有这种习惯的人,可以试着在保持友善的同时,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前写下谈话要点。如果还不习惯直率地表达,可以先打一份草稿,思考自己最想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并写下来。然后编辑和修改这份底稿,加一点礼貌用语,确保自己能友好、明确地表达需求。
倾听并尊重对方。很多人认为一个劲儿地奉承对方就是尊重,其实,只要你能倾听对方说话、理解对方观点、接纳对方观念,就是尊重和信任。当能够认真听别人说话,你会发现不需要说客套话就能赢得好感,彼此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很低。
使用“我”语言。存在反对意见或不满时,不要违心地说“都按您说的来”,而要适当表达真实感受。建议多用“我”语言,强调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如“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讨论一下”,而不是“你总是这样做,让我很不满”,这能减少攻击性和不敬。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
- [事件]对镜揪出疾病苗头11-20
- [事件]揪头发的疼传得最快11-19
- [事件]乐观变老多活七年11-19
最新文章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喝酒让人饿得快11-21
- [事件]指甲没“月牙”不影响健康11-20
- [事件]五招克服“秋乏”11-20
- [事件]对镜揪出疾病苗头11-20
- [事件]揪头发的疼传得最快11-19
- [事件]乐观变老多活七年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