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苦硬吃、没福硬享啥心态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没苦硬吃、没福硬享啥心态 老一辈填补安全感 年轻人缺少价值感
很多老人哪怕拿着丰厚的退休金,仍习惯低消费,生活上尽量凑合着过:三餐不离剩菜,水果永远从烂的开始吃;几年前的旧衣服反复缝补,新衣服却原封不动,包装吊牌都没拆;担心费水费电,哪怕洗到关节痛,也不用洗衣机;即便大夏天热到中暑,空调仍然不能多开一分钟……他们不仅对自己苛刻,还打着历练的旗号要求孩子也吃苦。
比起长辈“一花钱就难受、一享受就自责”的心态,有些年轻人则崇尚该花就花、及时行乐。老人觉得贵、没必要的消费,在年轻人看来,是“省了也富不了,花了也穷不了”。没暴富却“暴花”的“月光族”不在少数:有的月薪5000却非名牌服饰不穿、非高档餐厅不去,即便入不敷出、透支信用卡,也要把钱花得“有面儿” ;还有的人工资收入、家庭条件一般,哪怕预料到以后会为了还贷焦头烂额,也坚持买豪车充门脸。赚钱不多、花钱不少的他们,往往一边受困于钱包被掏空、账单还不清的窘境,一边仍要努力在人前过得精致光鲜。
“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行为模式,其实都是‘时代病’,反映出了不同类型的心理匮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一辈没苦硬吃的本质在于填补安全感。他们从物质短缺的年代走来,经历过饥寒而匮乏的生活,哪怕后期经济条件极大改善,他们终其一生也会“复刻”早年的生活模式。过去的经历让他们把消费当浪费,把“吃得苦中苦”当成了通往幸福和成功的必要路径,并由此陷入误区,觉得“不吃苦,生活就不会变好;不成功,是因为苦吃得不够”。
与之相反,年轻人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国人家庭结构中,孩子是一家的焦点,他们的吃穿用度被优先考虑。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更关注自我感受。“富裕时代,有优待自我、享受当下的富足心态其实无可厚非。”但郑莉同时提醒,享受如果超过了自身承受范围就不值得提倡,其折射的可能是自我价值感的匮乏。父母期待值过高、自己过于在意外界眼光、接受错误的价值教育,觉得有钱花、住别墅才是成功的体现……这些都可能导致年轻人被物欲绑架,过度追求表面风光和他人认可,忽略自我价值和内涵的提升。
郑莉认为,无论是没苦硬吃还是没福硬享,都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老一辈没苦硬吃结果往往是苦没少吃、福没享到,钱也省不了多少。此前就有老人因为吃剩饭剩菜、过度劳累,把自己送进医院,为了省小钱而花了大钱,委屈自己不说,还折腾子女。此外,把吃苦奉为成功法宝,强行向孩子灌输“吃苦是福”的观念,不仅难以让处于不同时代的孩子感同身受,还容易引发其逆反心理,导致代际隔阂,影响家庭关系。年轻人没福硬享,则可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仅最终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滋生心理问题,在物欲和享乐中迷失方向。
“要纠正这两种心态,关键在于转变观念。”郑莉表示,老一辈需要认识到,适度享受生活并不是浪费,而是对自己辛劳一生的回报,是自我关怀的表现。把钱都省给孩子,反而会导致孩子难以自立自强。应以自身健康为先,用开放的心态拥抱现代化生活,养成吃新鲜食物、合理利用家电、避免过度劳累的生活习惯。平时多与子女沟通,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想法,既不过于溺爱、大包大揽,也不人为制造困境、美化苦难。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则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能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平时可通过学习理财知识合理规划财务,避免过度消费和负债。更重要的是,需认识到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注重内在成长、精神富足、心态平和,着力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阅历,才能迎来饱满的人生。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心理咨询师 郑 莉
本报记者 钟财芬《生命时报》 2024-11-01 第1844期 第15版
很多老人哪怕拿着丰厚的退休金,仍习惯低消费,生活上尽量凑合着过:三餐不离剩菜,水果永远从烂的开始吃;几年前的旧衣服反复缝补,新衣服却原封不动,包装吊牌都没拆;担心费水费电,哪怕洗到关节痛,也不用洗衣机;即便大夏天热到中暑,空调仍然不能多开一分钟……他们不仅对自己苛刻,还打着历练的旗号要求孩子也吃苦。
比起长辈“一花钱就难受、一享受就自责”的心态,有些年轻人则崇尚该花就花、及时行乐。老人觉得贵、没必要的消费,在年轻人看来,是“省了也富不了,花了也穷不了”。没暴富却“暴花”的“月光族”不在少数:有的月薪5000却非名牌服饰不穿、非高档餐厅不去,即便入不敷出、透支信用卡,也要把钱花得“有面儿” ;还有的人工资收入、家庭条件一般,哪怕预料到以后会为了还贷焦头烂额,也坚持买豪车充门脸。赚钱不多、花钱不少的他们,往往一边受困于钱包被掏空、账单还不清的窘境,一边仍要努力在人前过得精致光鲜。
“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行为模式,其实都是‘时代病’,反映出了不同类型的心理匮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一辈没苦硬吃的本质在于填补安全感。他们从物质短缺的年代走来,经历过饥寒而匮乏的生活,哪怕后期经济条件极大改善,他们终其一生也会“复刻”早年的生活模式。过去的经历让他们把消费当浪费,把“吃得苦中苦”当成了通往幸福和成功的必要路径,并由此陷入误区,觉得“不吃苦,生活就不会变好;不成功,是因为苦吃得不够”。
与之相反,年轻人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国人家庭结构中,孩子是一家的焦点,他们的吃穿用度被优先考虑。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更关注自我感受。“富裕时代,有优待自我、享受当下的富足心态其实无可厚非。”但郑莉同时提醒,享受如果超过了自身承受范围就不值得提倡,其折射的可能是自我价值感的匮乏。父母期待值过高、自己过于在意外界眼光、接受错误的价值教育,觉得有钱花、住别墅才是成功的体现……这些都可能导致年轻人被物欲绑架,过度追求表面风光和他人认可,忽略自我价值和内涵的提升。
郑莉认为,无论是没苦硬吃还是没福硬享,都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老一辈没苦硬吃结果往往是苦没少吃、福没享到,钱也省不了多少。此前就有老人因为吃剩饭剩菜、过度劳累,把自己送进医院,为了省小钱而花了大钱,委屈自己不说,还折腾子女。此外,把吃苦奉为成功法宝,强行向孩子灌输“吃苦是福”的观念,不仅难以让处于不同时代的孩子感同身受,还容易引发其逆反心理,导致代际隔阂,影响家庭关系。年轻人没福硬享,则可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仅最终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滋生心理问题,在物欲和享乐中迷失方向。
“要纠正这两种心态,关键在于转变观念。”郑莉表示,老一辈需要认识到,适度享受生活并不是浪费,而是对自己辛劳一生的回报,是自我关怀的表现。把钱都省给孩子,反而会导致孩子难以自立自强。应以自身健康为先,用开放的心态拥抱现代化生活,养成吃新鲜食物、合理利用家电、避免过度劳累的生活习惯。平时多与子女沟通,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想法,既不过于溺爱、大包大揽,也不人为制造困境、美化苦难。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则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能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平时可通过学习理财知识合理规划财务,避免过度消费和负债。更重要的是,需认识到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注重内在成长、精神富足、心态平和,着力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阅历,才能迎来饱满的人生。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没苦硬吃、没福硬享啥心态11-24
- [事件]多睡1小时性欲涨14%11-24
- [事件]脸型、体态看出性能力11-24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最新文章
- [事件]没苦硬吃、没福硬享啥心态11-24
- [事件]多睡1小时性欲涨14%11-24
- [事件]脸型、体态看出性能力11-24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