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脑血管病会因冷“报警”

脑血管病会因冷“报警”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2-6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四肢持续冷麻 情绪突然抑郁 脑血管病会因冷“报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医师 万继峰

  《生命时报》 2024-11-12 第1847期 第17版


  随着天气转凉,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升高。由于其某些发病症状与身体应对寒冷的反应类似,人们常常因误判而错过最佳诊治时机。因此,掌握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症状,并做好科学预防至关重要。

  脑血管疾病包含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及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等其他脑血管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慢性脑缺血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生活中,当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是脑血管疾病的信号。

  四肢寒冷与麻木感增强。天冷时,血管会收缩以减少血液流动,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四肢供血减少,使人出现四肢寒冷与麻木感。随着机体调节机制发挥作用,血供马上改善,症状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如果症状长时间不缓解,应警惕脑血管疾病风险。

  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诱发脑血管疾病,致使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寒冷还可使血液更粘稠,从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阻塞脑血管,可导致脑卒中。

  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血管自然收缩,会使血管阻力增加;寒冷还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导致肾上腺素等上升,刺激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加快;人的活动减少、久坐增加,会使出汗减少,血液中的钠含量相对增加,吸引水分留在血管中,导致血容量上升,这些都会使血压升高。另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当人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也可对血压产生影响,诱发脑出血。

  情绪波动与性格改变。随着日照减少,人体内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脑内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合成。血清素是一种可改善情绪的神经递质,其减少会使人产生抑郁情绪。再加上,冬季人们社交和户外活动减少,可能产生负面情绪,这也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频繁头痛。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导致头部血管收缩或舒张;人们寒冷时倾向摄入高热量食物,可导致血脂升高;天冷人更易感到疲劳,睡眠质量也会受影响,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头痛,而频繁头痛就需警惕是脑血管疾病的信号。

  秋冬季防治脑血管疾病可参考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针对病因进行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等,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

  二是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原则,适量多吃新鲜蔬果、豆类等,不抽烟饮酒,保持大便通畅。

  三是适度运动,可在室内慢跑、打羽毛球等;老年人应避免过早在户外锻炼,秋冬季清晨湿度大、温度低,容易受凉进而诱发脑血管疾病。

  四是保持心态平和、情绪乐观。

  五是注意及时增添衣物;晨起避免突然做大幅度动作,以减少血压急剧波动;晚上睡觉保持头部和脚部温暖。

  六是有脑梗塞、脑出血家族史的人,应每年体检一次。若出现眩晕、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或口齿不清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