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孤独病就少了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结交三五好友 学习一项技能 经常参加运动 人不孤独病就少了
《生命时报》 2024-12-31 第1861期 第1版
一百年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感叹:“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要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美国公共卫生局发布的一份长达85页的报告中特别指出,“孤独”是一种公共卫生流行疾病。作为一种复杂而主观的情感体验,孤独可能来源于社交缺失、对人际关系的不满,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内心感受,缘由难以捉摸,却会严重威胁健康。广州医科大学学者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孤独与30种疾病风险升高有关。
孤独无差别攻击全身
新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47.61万名参与者、中位随访12.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4.9%的人患有孤独症,且更可能是女性、肥胖者、习惯不健康者。此外,孤独会增加30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抑郁、焦虑、慢阻肺。多因素分析发现,孤独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哮喘、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和听力损失等有潜在的因果联系。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中,参与者“是否孤独”来源于自我报告,但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成长过程中不注重情绪表达,使其更不愿承认孤独等负面情感。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否说出口,这种情感会无差别伤害全身。
干扰神经伤双心。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主任吕继辉表示,孤独已成为抑郁症的一个症状学指标,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密切相关。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研究指出,英国5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中,18%是源于孤独感;孤独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至少持续9年,未来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3倍。孤独感还可干扰神经内分泌,增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血管健康,使心衰风险增加19%。
伙同吸烟伤气道。孤独虽是情感体验,但可能影响大脑反应,引发执行控制、奖励等“程序”的神经网络改变。有研究表明,孤独的危害堪比每天抽15支烟,更有不少人会用吸烟等不良方式来“安慰”自己,缓解孤独。对一些孤独、缺乏自信的青年人来说,吸烟甚至被视为融入群体的一种方式。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会破坏气道黏膜、纤毛的功能,增加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诱发肺癌。
加重肥胖伤代谢。体重超标往往和孤独感呈正相关,肥胖人群的内心可能较自卑,从而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不出门、不沟通,进一步加重社交孤立。为排解负面情绪,可能出现暴饮暴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情况,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肥胖常伴有内分泌代谢功能改变,是多种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更可能因颈咽部脂肪堆积,堵塞气道,诱发睡眠呼吸暂停。
长期孤独伤全身。一项囊括9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22万名成年人数据的研究发现,长期孤独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不仅如此,还会加速衰老、增加癌症致命性、削弱免疫力。
为何现代人更孤独了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20多岁、50多岁和80多岁时,孤独感最重。两位专家表示,现代人的孤独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人和事的快速流动。在传统邻里关系中,同住一条胡同、一个街道的居民往往联系紧密,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城市居民也搬进了楼房。于是,商业化住房大幅减少了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人口的快速流动代替了安土重迁,生活中缺少了有规律、反复出现的人,社交圈变得更封闭。“当难与周围人建立深入联系时,内心更易空虚、孤独。”汪冰说道。
网络将人变为孤岛。如今,不少年轻人过度依赖短视频、数字技术,通过手机与世界连接,在不同的日子里重复做着相同的事,大数据也会精准推送一个人熟悉的、想看的故事,提供很多即时快乐,却把人封闭在“小圈子”内。一旦手机离手、网络断连,愉悦感随即消失,真实世界中无事可做,空虚感便会降临。
中年变得“有所保留”。家庭负担重、生活节奏快,中年人往往两点一线,生活处于忙碌状态,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维持社交关系,甚至与亲友之间的联系也变少了,加上习惯用“网络”沟通,而不是面对面,交流密度高但质量低;面对压力时,还会催生不安全感,让人待人待事“有所保留”,更难建立深入关系。
老年孤独多因疾病。子女组建小家庭、退休等一系列人生大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来源于家庭、社会的支持,让老年人逐渐变得“空心”。糖尿病、关节炎等慢病,以及睡眠障碍、听力下降等衰老引发的问题,会诱发抑郁等不良情绪,机能下降、行动不便会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使其无法自由参与社交活动,加上视力、听力障碍还会干扰正常交流,曾经的社交网络难免被破坏,增加孤独感。
学会利用孤独
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某段时间内感到孤独,当孤独避无可避时,不妨把它当成世界赋予的“闭关”体验,在疗愈中成长。
把孤独变成独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能量”,但这种能量是有限的,独处能像“充电”一样帮人恢复精力,比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沉浸于阅读,或独自在咖啡馆听音乐,这都是积极的“独处”。但现代人普遍存在“独处能力”缺失的问题,比如独自在家却一直刷短视频,当空虚感来临时易将其误认为孤独。
下一次感到“孤独”时,不妨主动找到不会被外界过度打扰的环境,尝试练习一个特定技能,比如写作、写关键词等,在脑中梳理情绪、想法,越具体越好;或找一个半封闭的环境,比如安静的公园,坐在长椅上看人来人往,感受内心平静。“也可去看展览、演出等艺术活动,内心与艺术产生共鸣时便会获得‘饱足’。”汪冰说道。
运动增加三类资本。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项目,运动都是个人与身体的合作,本质上是孤独的,但过程中会增加3类资本,反而能对抗孤独:一是心理资本,运动会使大脑分泌更多“快乐激素”,缓解孤独情绪;二是健康资本,规律性、适量运动会让身体更健康,且每次完成目标都是即时的正向反馈,使人更有自我效能感,不再过多向外界寻求“共同感”;三是社交资本,打排球、骑行等团体运动中常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基于共同爱好的社交关系往往更稳固。
稳住核心社交圈。正如机体正常运转离不开必需营养素,稳固的社交关系是心理必需营养素。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教授罗宾·邓巴曾说道,与平时最常见到、社交圈中最核心的人失去联系,引发的孤独感最强烈。这意味着,减少来自孤独的伤害需维护好当下最重要的核心关系,保证有三五好友,尤其是家人、密友,这必须对另一方投入时间、情感,才能不断稳固。
最后需强调的是,一旦孤独演变成长期状态,便很难凭借自身努力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健康人员或机构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
受访专家:
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主任 吕继辉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 汪 冰
本报记者 虞 晔《生命时报》 2024-12-31 第1861期 第1版
一百年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感叹:“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要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美国公共卫生局发布的一份长达85页的报告中特别指出,“孤独”是一种公共卫生流行疾病。作为一种复杂而主观的情感体验,孤独可能来源于社交缺失、对人际关系的不满,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内心感受,缘由难以捉摸,却会严重威胁健康。广州医科大学学者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孤独与30种疾病风险升高有关。
孤独无差别攻击全身
新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47.61万名参与者、中位随访12.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4.9%的人患有孤独症,且更可能是女性、肥胖者、习惯不健康者。此外,孤独会增加30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抑郁、焦虑、慢阻肺。多因素分析发现,孤独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哮喘、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和听力损失等有潜在的因果联系。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中,参与者“是否孤独”来源于自我报告,但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成长过程中不注重情绪表达,使其更不愿承认孤独等负面情感。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否说出口,这种情感会无差别伤害全身。
干扰神经伤双心。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主任吕继辉表示,孤独已成为抑郁症的一个症状学指标,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密切相关。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研究指出,英国5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中,18%是源于孤独感;孤独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至少持续9年,未来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3倍。孤独感还可干扰神经内分泌,增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血管健康,使心衰风险增加19%。
伙同吸烟伤气道。孤独虽是情感体验,但可能影响大脑反应,引发执行控制、奖励等“程序”的神经网络改变。有研究表明,孤独的危害堪比每天抽15支烟,更有不少人会用吸烟等不良方式来“安慰”自己,缓解孤独。对一些孤独、缺乏自信的青年人来说,吸烟甚至被视为融入群体的一种方式。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会破坏气道黏膜、纤毛的功能,增加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诱发肺癌。
加重肥胖伤代谢。体重超标往往和孤独感呈正相关,肥胖人群的内心可能较自卑,从而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不出门、不沟通,进一步加重社交孤立。为排解负面情绪,可能出现暴饮暴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情况,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肥胖常伴有内分泌代谢功能改变,是多种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更可能因颈咽部脂肪堆积,堵塞气道,诱发睡眠呼吸暂停。
长期孤独伤全身。一项囊括9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22万名成年人数据的研究发现,长期孤独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不仅如此,还会加速衰老、增加癌症致命性、削弱免疫力。
为何现代人更孤独了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20多岁、50多岁和80多岁时,孤独感最重。两位专家表示,现代人的孤独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人和事的快速流动。在传统邻里关系中,同住一条胡同、一个街道的居民往往联系紧密,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城市居民也搬进了楼房。于是,商业化住房大幅减少了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人口的快速流动代替了安土重迁,生活中缺少了有规律、反复出现的人,社交圈变得更封闭。“当难与周围人建立深入联系时,内心更易空虚、孤独。”汪冰说道。
网络将人变为孤岛。如今,不少年轻人过度依赖短视频、数字技术,通过手机与世界连接,在不同的日子里重复做着相同的事,大数据也会精准推送一个人熟悉的、想看的故事,提供很多即时快乐,却把人封闭在“小圈子”内。一旦手机离手、网络断连,愉悦感随即消失,真实世界中无事可做,空虚感便会降临。
中年变得“有所保留”。家庭负担重、生活节奏快,中年人往往两点一线,生活处于忙碌状态,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维持社交关系,甚至与亲友之间的联系也变少了,加上习惯用“网络”沟通,而不是面对面,交流密度高但质量低;面对压力时,还会催生不安全感,让人待人待事“有所保留”,更难建立深入关系。
老年孤独多因疾病。子女组建小家庭、退休等一系列人生大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来源于家庭、社会的支持,让老年人逐渐变得“空心”。糖尿病、关节炎等慢病,以及睡眠障碍、听力下降等衰老引发的问题,会诱发抑郁等不良情绪,机能下降、行动不便会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使其无法自由参与社交活动,加上视力、听力障碍还会干扰正常交流,曾经的社交网络难免被破坏,增加孤独感。
学会利用孤独
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某段时间内感到孤独,当孤独避无可避时,不妨把它当成世界赋予的“闭关”体验,在疗愈中成长。
把孤独变成独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能量”,但这种能量是有限的,独处能像“充电”一样帮人恢复精力,比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沉浸于阅读,或独自在咖啡馆听音乐,这都是积极的“独处”。但现代人普遍存在“独处能力”缺失的问题,比如独自在家却一直刷短视频,当空虚感来临时易将其误认为孤独。
下一次感到“孤独”时,不妨主动找到不会被外界过度打扰的环境,尝试练习一个特定技能,比如写作、写关键词等,在脑中梳理情绪、想法,越具体越好;或找一个半封闭的环境,比如安静的公园,坐在长椅上看人来人往,感受内心平静。“也可去看展览、演出等艺术活动,内心与艺术产生共鸣时便会获得‘饱足’。”汪冰说道。
运动增加三类资本。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项目,运动都是个人与身体的合作,本质上是孤独的,但过程中会增加3类资本,反而能对抗孤独:一是心理资本,运动会使大脑分泌更多“快乐激素”,缓解孤独情绪;二是健康资本,规律性、适量运动会让身体更健康,且每次完成目标都是即时的正向反馈,使人更有自我效能感,不再过多向外界寻求“共同感”;三是社交资本,打排球、骑行等团体运动中常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基于共同爱好的社交关系往往更稳固。
稳住核心社交圈。正如机体正常运转离不开必需营养素,稳固的社交关系是心理必需营养素。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教授罗宾·邓巴曾说道,与平时最常见到、社交圈中最核心的人失去联系,引发的孤独感最强烈。这意味着,减少来自孤独的伤害需维护好当下最重要的核心关系,保证有三五好友,尤其是家人、密友,这必须对另一方投入时间、情感,才能不断稳固。
最后需强调的是,一旦孤独演变成长期状态,便很难凭借自身努力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健康人员或机构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人不孤独病就少了01-16
- [事件]按摩不当引大脑动脉夹层01-16
- [事件]有性爱还遗精正常吗01-16
- [事件]走路快者勃起有力01-15
- [事件]六种杯子不能盛开水01-15
- [事件]澳民众为养老焦虑01-14
- [事件]冰糖葫芦好吃 也要小心胃结...01-14
- [事件]5个技巧把火锅吃成减肥大餐01-14
最新文章
- [本站]从哈工大发布人体农药残留说...01-16
- [事件]人不孤独病就少了01-16
- [事件]按摩不当引大脑动脉夹层01-16
- [事件]有性爱还遗精正常吗01-16
- [事件]走路快者勃起有力01-15
- [事件]六种杯子不能盛开水01-15
- [人物]许润三:好心情胜过十剂良药01-15
- [事件]澳民众为养老焦虑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