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五分钟运动护心血管

五分钟运动护心血管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1-19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下蹲揉腿促进回流 赖床冥想舒缓压力 五分钟运动护心血管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 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陆 浩

  本报记者 田雨汀
  《生命时报》 2025-01-07 第1863期 第1版

  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放在健康管理上也有意义。生活中,5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足够听完一首歌曲、浏览几条新闻。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一小段时间,日复一日,还能为心血管垒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每天运动5分钟

  前不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发表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顶级期刊《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仅5分钟的“轻量运动”,即用跑步、骑车等强度不高的运动代替久坐等行为,可将收缩压降低0.68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0.54毫米汞柱;如果时间延长至每天20~27分钟,收缩压可降低2毫米汞柱,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减少2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只要动起来,便可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加速血液循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都能得到锻炼;血管也会扩张,从而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使血液流动更顺畅;血管内皮细胞还会释放一氧化氮等物质,松弛平滑肌,均可达到降压效果。

  一般来说,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每周2次肌肉强化活动。但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专门抽出30分钟或1小时做运动是比较难的。因此,健康成年人不妨拿出5分钟进行一些低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即完成5次时长为1分钟的高强度训练,可选择爬楼梯、高抬腿、跳绳、开合跳等,心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爬楼梯为例,可迅速爬5层楼(约1分钟),歇30秒后再爬1分钟,重复5次即可。

  刘健提醒,年长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少做“爬”“吊”等训练,且需做好热身,动作幅度和强度不宜过大,比如原地高抬腿踏步、握举轻哑铃等。也可试一试“站桩”:保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轻轻抬起至与地面平行,形成半环,双手十指张开;然后臀部向后向下蹲,重心落在脚掌前2/3处,想象坐在一个高凳上;头顶尽量向上伸、下颌微收,间断性坚持5分钟即可。老年人,尤其是慢病患者应避免单独锻炼,最好结伴同行,以确保安全;一旦出现腰痛、胸痛、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停止。

  醒后赖床5分钟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但不少人闹钟响后就一股脑儿爬起身,甚至为了提神用冷水洗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陆浩强调,此时,大脑虽醒了,但心血管还在“迷糊”,突然起身会给它增加巨大的压力,建议磨蹭5分钟再起身。

  睡眠中,机体各项生理机能的运行相对缓慢,比如心跳变慢、血流变缓,直到清晨才会开始升高,逐渐达到白日水平。如果清醒后快速起床,机体被强制“高速运转”,轻则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晕厥、心慌等不适,重则引发斑块破裂、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尤其是在寒冷冬天,环境温差本就使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突然起身更是让心血管感受到被窝外的冷刺激,更易诱发不良事件。

  准备起床前,建议先在床上活动5分钟,然后再慢慢坐到床边,准备下床。“优秀”的起床有正确姿势,建议遵循3个步骤:第一步,伸懒腰。躺在床上伸懒腰可舒展全身关节、肌肉,告诉机体“我准备起床了”。第二步,靠床头。相比于直立状态,睡眠期间的大脑供血略有不足,靠在床头醒醒盹,可让大脑充分“回血”。第三步,抱双腿。双膝向胸前靠拢、双臂环抱住,随后将腿放平,有助四肢血液迅速回流至心脏。之后就可把双腿移至床边,完成起床动作。

  早上6~9点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常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刘健提醒,起床后有4种迹象需警惕心血管问题:1.眩晕,可能是清晨高血压;2.晨起精神状态不佳,比如犯困、打哈欠,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前兆,尤其是“三高”患者;3.一侧肢体发麻无力或不能正常抓握,甚至出现行走困难,警惕心脑血管堵塞;4.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常预示着心脏或肺部血管堵塞,均建议及时就医。

  双腿下蹲5分钟

  心脏收缩时,血液泵出流向身体各处;心脏舒张时,各处血液回流至心脏,但“回收”血液无法单靠心脏完成,还需下肢肌肉的加持。人老先老腿,腿部肌肉减少后,不仅血液回流慢,老年人还易出现控制和平衡能力下降,引发跌倒。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刘健表示,加强腿部力量练习,尤其是小腿肌肉,有助下肢血液回流心脏,加强心脏泵血能力,下蹲就是简单易行、效果颇佳的腿部运动,而且无处不在,比如上下楼梯、在椅子上站起坐下、如厕时起身坐下等。《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曾发表的研究指出,下蹲、靠墙静蹲等运动是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陆浩强调,老年人虽应多做腿部力量训练,但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下蹲需分程度。下肢力量较薄弱的老年人可选择浅蹲,保持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轻弯膝关节,保证膝盖不要内扣、不超过脚尖,感受到大腿发力即可,然后站起,为完成一次。腿脚有力的老年人可尝试自重深蹲,保持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屈膝缓慢下蹲,蹲到大腿快与地面平行后站起,为完成一次。如果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痛,可减少下蹲幅度。无论是浅蹲还是深蹲,10次为一组,每天做2~3组即可,大约只需5分钟。为保证安全,老年人可在身前放一把椅子,下蹲时双手轻轻扶住椅背。

  按揉小腿5分钟

  久坐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状态,不仅会减慢血液循环,久而久之,下肢静脉血还可能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块、血栓,一旦发生脱落,会顺着血流到处乱跑,引发肺栓塞甚至猝死。

  刘健表示,久坐人群可以时不时拍打、按摩小腿,有助放松肌肉、挤压血管,给下肢血液“加速”。比如,用拇指按揉或弹拨承山穴(用力绷直脚尖、绷紧小腿,可摸到小腿后侧突起的两块肌肉,两者下方的交角凹陷处即承山穴)100~200次,可舒经活血;或进行踝泵动作,记住“一屈、二伸、三环绕”:先用力绷脚尖,在最大位置保持5秒;然后,用力勾脚尖,在最大位置保持5秒;再以踝关节为中心,360度环绕双脚,重复5分钟即可。

  睡前冥想5分钟

  美国心脏协会曾发表的科学声明指出,冥想有助降低心血管风险,或可作为预防心血管病的辅助手段。与从不冥想的人相比,常冥想的人患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冠心病风险分别降低35%、14%、49%。而且,冥想能显著放松身心、减轻负面情绪,从而改善心脏健康。

  刘健表示,老年人可在每天睡前尝试“身体扫描冥想”,具体做法: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位置上,闭上眼睛,将意识集中在头顶,从上至下依次“扫描”躯体各个部位(可遵循头-面-颈-肩-胸-腹-臀-大腿-小腿-脚踝-脚趾的顺序),记得保持深呼吸;过程中注意觉知躯体的感觉,比如与床接触部位的触觉或挤压感。如果发觉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不适或疼痛,可能是因为存在潜在的紧张,先尝试用深呼吸缓解,如果无法缓解并为此感到担忧,建议就医排查生理疾病的影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