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花眼不再是老年病

花眼不再是老年病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2-1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老花眼,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才有的视力问题,如今已悄然年轻化。不少人还不到40岁,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睛干涩、视物疲劳、小字看不清等“老花”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徐 琼□主任视光师 李 岩

  《生命时报》 2025-01-17 第1866期 第16版


  如果把眼睛晶状体比作相机“镜头”,视网膜视作“底片”。人在看近处时需要“镜头”自动调焦,把光线调节进入眼睛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变硬、睫状肌调节力减弱,“镜头”无法再自如地伸缩“调焦”,观看近物时,光线进入眼睛后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就出现了老花眼。通常老花眼在38岁左右开始出现,高峰期是42~44岁,52岁以上人群老花眼发病率接近100%。随着年龄增大,老花眼度数会增加,每长5岁,约增加100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35~38岁人群出现“老花眼”症状,主要与现代生活模式改变有关。一方面,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人们用眼距离从40厘米的阅读距离减少至30厘米甚至更短,眼睛调节需求更大,生理性调节衰退,导致老花眼更早出现。另一方面,很多人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调节系统负担过重,导致视疲劳和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此外,长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长期使用胰岛素、抗抑郁、抗精神病、抗痉挛药物及利尿剂的患者,也可能较早出现老花眼。

  早期“老花眼”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用缓解疲劳的眼药、定期进行眼部调节运动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发展为无法逆转的老花眼,才需治疗。最常用的方案是佩戴老花镜,其次是使用一些缓解老花眼症状的药物,还可通过激光手术和晶体手术矫正。

  预防和延缓老花眼的发生,日常要做好几点。

  1.合理用眼。遵循“20-20-20”用眼规则,即每工作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

  2.光线适宜,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用眼。

  3.定期进行眼部运动,使眼睛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可以打羽毛球或乒乓球,或者拿一本书,近距离看一段文字后,再看远处的景物,各约30秒,交替进行。

  4.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和坚果。

  5.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问题。6.开车或户外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墨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