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眼不再是老年病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老花眼,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才有的视力问题,如今已悄然年轻化。不少人还不到40岁,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睛干涩、视物疲劳、小字看不清等“老花”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徐 琼□主任视光师 李 岩
《生命时报》 2025-01-17 第1866期 第16版
近年来,越来越多35~38岁人群出现“老花眼”症状,主要与现代生活模式改变有关。一方面,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人们用眼距离从40厘米的阅读距离减少至30厘米甚至更短,眼睛调节需求更大,生理性调节衰退,导致老花眼更早出现。另一方面,很多人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调节系统负担过重,导致视疲劳和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此外,长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长期使用胰岛素、抗抑郁、抗精神病、抗痉挛药物及利尿剂的患者,也可能较早出现老花眼。
早期“老花眼”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用缓解疲劳的眼药、定期进行眼部调节运动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发展为无法逆转的老花眼,才需治疗。最常用的方案是佩戴老花镜,其次是使用一些缓解老花眼症状的药物,还可通过激光手术和晶体手术矫正。
预防和延缓老花眼的发生,日常要做好几点。
1.合理用眼。遵循“20-20-20”用眼规则,即每工作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
2.光线适宜,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用眼。
3.定期进行眼部运动,使眼睛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可以打羽毛球或乒乓球,或者拿一本书,近距离看一段文字后,再看远处的景物,各约30秒,交替进行。
4.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和坚果。
5.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问题。6.开车或户外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墨镜。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