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手机失智症”找上老人

“手机失智症”找上老人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2-22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很多老人在家里闲着无聊,刷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然而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引发一种特殊现象 ——“手机失智症”。这虽不是医学上的正式疾病名称,但其影响不容小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郁金泰 □闵国文

  《生命时报》 2025-01-24 第1868期 第5版


  所谓“手机失智症”,是指因过度依赖手机,出现的一系列认知与行为障碍。常见表现有:记忆力明显下降,比如以前能熟背的电话号码,如今转头就忘,东西刚放下就找不到;注意力涣散,读书看报时,时不时就被手机消息吸引;与人交流的兴致明显减退,交流时出现词不达意,逻辑混乱。

  为何长时间用手机会给老人大脑带来负面影响?

  其一,长期沉迷手机,大脑倾向接收浅层信息,缺乏深度思考与记忆锻炼,致使神经细胞连接和突触可塑性变弱。

  其二,长时间刷手机维持固定姿势,颈椎、腰椎受压,易引发头晕、头痛,且新近研究指出,久坐也会增加失智风险。

  其三,睡前玩手机,其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打乱睡眠节奏,睡眠不佳又会阻碍大脑整理信息。

  其四,网络负面信息泛滥,易催生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损害大脑。


  若对“手机失智症”听之任之,大脑功能会持续衰退,导致失智风险增加,还会出现心理疾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老人可以通过以下6个问题进行自测:

  1.很怕错过信息;

  2.躺在被窝里也要刷手机;

  3.经常感觉听到了手机提示音;

  4.做事效率低;

  5.因为发呆恍惚造成的失误越来越多;

  6.因为忘了想说什么或忘了跟对方的约定而感到焦虑。

  
  如果只有前3项症状,提示存在手机依赖;如果出现后3项症状,可能有手机失智症。老人如果症状较轻,可先行自我调整:戒掉手机 “瘾”,管控手机使用时间,用散步、聊天等替代;关掉消息提醒,卸载多余软件;拒绝久坐;积极参加社交、培养兴趣爱好。如果症状严重,因认知障碍影响生活,务必及时就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