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精读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4-12-1 09:18

    【byb.cn XJ】,指五液。即津液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化生的汗、溺(尿niao)、唾、泪(泣)、髓五种体液。([lóng] ,闭塞),即癃闭,指五液代谢发生障碍后出现闭阻不通的病证。,分别、区别的意思。


  本篇之所以篇名"五癃津液别",正如张志聪《灵枢集注》所云:"此章论水谷化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别而为五。如五道癃闭,则为水胀。

  五别者,为汗、为溺(尿)、为唾、为泪、为髓。五癃者,液不渗于脑而下流,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而津液不化,水谷留于下焦,不能渗于膀胱,则水溢而为水胀,故以名篇。


byb.cn
精读内经.灵柩.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

  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全文翻译


  黄帝问岐伯说,饮食物进入口以后,又被输送到胃和肠,其化生的津液分为五种,如果在天气寒冷和衣服单薄时,津液就会化为尿和气;天气炎热和衣服过厚时,津液就化为汗;情绪悲哀,气并于上,津液出于目就化为泪;中焦有热,胃体弛缓,津液出于口就化为唾液。邪气侵入体内,阻滞津液输布,阳气闭塞而津液不化,水气不能宣散就形成水胀病。我知道这些情况,但是不知道其化生的机理,想请你讲一下。


  岐伯说,饮食物都是由口进入人体,饮食物中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注入相应的脏器及人体四海。饮食物所化生的津液分别沿着一定的道路输布。

  由三焦布散的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能够温润肌肉、充养皮肤,就是津;那些流注于脏腑、官窍,补益脑髓而不布散的,就是液。

  天气炎热和穿衣太厚,腠理开泄而出汗。如果又感受寒邪,寒邪就会留滞在分肉里面,使得津液凝聚成沫,挤压分肉,阻碍阳气流行就会产生疼痛。

  天气寒冷,汗孔闭塞不能出汗,阳气不化,水液不得蒸化宣行则向下输注到膀胱,就形成尿液和气。

  在五脏六腑中,心主宰其他脏器的活动。耳听声音,眼看物体,都是为心服务;肺主气而朝百脉,起相辅的作用,犹如宰相;肝主谋虑,就像将军一样;脾主肌肉而护卫内在脏腑,就像卫士一样;肾主骨而支撑身体,所以可以主人体的外部。人体五脏六腑的津液都上达于目,人悲哀的时候气并于心,使心系拘急,心系拘急会使肺叶上举,肺叶上举就使得津液向上流溢。但是,心系不总是拘急,肺叶不总是上举,而是时发时止,所以发生咳嗽而流泪。

  中焦有热,胃中的饮食物就容易消化,食物消化以后,寄生虫追寻食物就会在胃肠中上下串行,导致肠胃扩张胃体迟缓,气因之上逆,津液随着上升,于是就出现了唾液从口外流的情况。

  饮食物所化生的津液,混合成脂膏样的部分,向内渗灌到骨腔中,并可以向上补益脑髓,向下流注到阴器。精属阴,气属阳,如阴阳不和,则阳气不能固摄,精液向下流溢,从阴窍外泄。从而使滋养骨髓的津液也随着向下溢出而减少,如果下溢过度,真阴虚损,就会出现腰背疼痛和足胫酸楚。

  阴阳气道阻滞不畅,四海闭塞不通,三焦不能疏泄,津液不能正常的布化到全身,饮食物相互混杂在肠胃中运行,积于回肠,水液停留在下焦,不能渗灌于膀胱,这样就会使下焦胀满,水流向外泛溢,就会发生水胀病。这些就是津液分为五条通路运行的正常和异常的情况下。


  【总结


  本篇主要论述汗、溺(尿niao)、唾、泪(泣)、髓五种津液在人体运行受阻而产生的癃闭现象,被称之为水胀。


  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普遍。就比如我们运动出汗后受寒,或者我们受了雨淋而未及时的更换衣服、喝姜糖水,都会导致我们发生"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的情况,此时,我们会感到全身的肌肉酸痛,肢体沉重,身体无汗。此时,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去吃药,也不是去输液,而是让我们的身体出汗,解表。只要汗出了,皮肤腠理之间凝聚的寒湿就会随之排出体外,气血一通,人体的肌肉酸疼立刻消失。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我们很多老年人,都会患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上台阶或者走路,关节都会感觉干涩疼痛。很多西医认为,是关节腔缺油了,会往里注射液体,名曰润滑关节腔。其实,以中医的理论来看,这种情况实属经络不通,气血受阻不畅的结果。如果我们将经络打通了,气血就可自然而然地灌注于膝关节,干涩的关节腔受到气血的滋润,就会大大降低膝关节干磨引起的疼痛,并且根本就不需要向关节腔注射液体。


  我曾经调理过一个40多岁的女子。身体比较瘦,但酷爱运动,比如滑雪滑的非常好。但就有一个问题,吃东西不消化,吃的也不多,并且脚很容易凉,睡觉不好。那天让我帮她按摩肚子,说是肚子很硬。结果,我一搭手,肚子果然硬。给她按摩完肚子后,压股动脉,没反应。给她刮大腿胃经后,血马上能冲到了脚。


  次日,她告诉我,按摩完了,拉了3次大便,肚子舒服多了,并且睡眠非常的好,脚也不那么凉了。像她这种情况,实际上就属于上焦有火,下焦有寒,中焦堵了。一问才知,女子爱美,年青时爱穿裙子,由于落下的寒凝。但由于她气血还算足的,所以,只要经络打通了,会好的很快的。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