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降糖药其实就是一个陷阱

降糖药其实就是一个陷阱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5-4-1 00:14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糖尿病领域历来是虚假医疗广告"重灾区",中国两款非法降糖药甚至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列入"黑名单"放到网站上全球公示,很是丢人。但不少糖尿病患者因求医心切,仍义无反顾地相信这些保健品,不仅贻误病情,还可能危及生命。近日,本报编辑部就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讲述了他掉入糖尿病保健品陷阱的经历。


  生命时报编辑部:

  我在卫生战线上工作了40年,但仍一不留神掉进了虚假保健品的陷阱。自2008年诊断为糖尿病后,我一直服用西药降糖,近几年并发症越来越严重。求医心切的我看了十几种治疗糖尿病的书刊,不少书名看上去很得我心,感觉能治好我的病,而且书中大多会推荐某种特定产品。


  一番比较后,我选择了两种试用。一种是《泡除糖尿病》一书推荐的、号称北京同仁堂出品的"一泡舒"。选择它主要是因为同仁堂的牌子硬,而且广告中写着"明码实价,童叟无欺"。2014年8月8日,我花1280元买了3个月的药试用,一共90小袋,每袋有7~8克药粉。按照说明,我每天用一小袋药粉早晚各泡脚10~30分钟。为了加快降糖效果,我那段时间还每天口服另一种"中研通牌中研万通胶囊",原降糖药不停。


  坚持泡脚、服药十余天后,8月22日,我的空腹血糖由原来的9.51毫摩尔/升降至6.6毫摩尔/升,于是我高兴地给"一泡舒"的李大夫打去电话。不过,这次接电话的是自称"同仁堂负责人"的匡桂森。听说我血糖降至6.6毫摩尔/升时,他兴奋地说:"王老兄,我再给你配些特效药吧,保证你3个半月后蹦蹦跶跶地来北京玩。"我问他多少钱,他说再配半年的药,一共3600元,还送一台仪器,货到付款。我当时正高兴,想着能治好病,就同意了。


  3天后药就到了,打开一看,包装和原来的完全一样,所谓的仪器就是净水器。我打电话问匡桂森怎么回事,他在第二天回复我说"发货的搞错了",还说"别看包装相同,但内容不同,你每天泡脚时多加一包这种特效药,我再免费寄给你一些。"但这次的药迟迟没有收到,我几次电话询问,对方都说给查查。此后一段日子,我的血糖出现了大幅波动。9月17日,空腹血糖回升至9.4毫摩尔/升,之后最高竟升至15.9毫摩尔/升,多数情况下在10毫摩尔/升左右波动。我打电话问原因,匡桂森只是让我停掉特效药。


  10月7日,匡桂森打来电话说,现在上级给他3个多亿用来救助五保户,他打算给我返还9700元,条件是药费必须达到5000元以上,所以让我在20号之前给他汇款1700元,20号后他立即给我9700元。当时我就想,这肯定是个骗局,于是就说没钱了。他说:"没有1700,就给700元吧。"当我说700元也没有时,他反问:"你不要9700元了?"我说不要了,他立即生气地说:"我堂堂一个院长,还成骗子了!"此后,他再也不接我的电话了。


  我买"中研通牌中研万通胶囊",也是因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这个牌子硬。当时买了三盒,每盒656.07元,他们还给因糖尿病致残的患者优惠1000元,实际收了我1970元。我先后服用了4瓶,血糖也是先降后升,当我询问销售方原因时,有个"李同志"回答说"这是受季节和血液循环影响",并一再说明没有加西药。她后来又让我买半年的蜂乳胶囊,共计1900元,被我拒绝了。


  我发现,现在很多刊物都热衷于宣传这些骗人的虚假信息,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别再让这些信息害人了。


          安徽省亳州市读者王先生
                  2015年2月2日


      记者调查:两种产品均属违规,虚假宣传


  接到王先生的来信爆料后,《生命时报》记者就信中提及的两款产品进行了调查。记者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公众查询栏中搜索"一泡舒",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它并非获得批准文号的正规保健品,属于假冒保健品。


      3月23日,记者致电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查发现,"一泡舒"产品此前是由北京同仁堂民安药业生产,当时该公司允许冠用同仁堂的名义。但在2012年,该公司彻底脱离同仁堂系统,更名为北京御本堂药业,与同仁堂没有任何关系。王先生2014年买到的"一泡舒",实是继续冒用"同仁堂"的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记者在北京同仁堂官方网站新闻中心的"公司声明"中看到,冒用"北京同仁堂"名义做虚假宣传的现象非常普遍,建议消费者有疑问时可通过该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或电话咨询,问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信中提及的另一款产品"中研通牌中研万通胶囊",记者查证发现,早在2012年它就被国家工商总局曝光为违法广告。记者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发现,该胶囊属于保健食品,批准的功能是"辅助降血糖",申请人为"北京中研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记者致电中国中医科学院管理处,一位张先生表示,该产品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与社会企业一起合作研发的,销售不归合作中心负责,是其他公司在做。但中国中医科学院明确规定,所有下属单位与其他企业合作时,只能使用下属单位的全称,不得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称谓,否则属于违规行为。


  专家提醒:别迷信"三神"


  像王先生这样上当受骗的患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对《生命时报》记者说,前段时间,有些不法人员通过非法途径弄到了医院患者的联系方式,然后打着替医生随诊的名义,劝患者更改治疗方案,使用他们推荐的药和保健按摩器。其中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租用"了一种按摩器,押金1万多元,月使用费150元。当他得知上当要求退押金时,再也联系不上那位"随诊医生"了。有的产品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推出,可免费安排某知名专家电话问诊。有位患者跟这位"专家"通了话,"专家"建议他买一种按摩器,好在这位聪明患者设法联系到了"真专家",及时终止了这一圈套。


      "我常想,为什么患者不相信医生,宁愿相信‘神医‘、‘神药‘、‘神器‘这‘三神‘呢?这可能跟人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关。"李文慧说,目前糖尿病仍无法彻底根治,但很多患者缺乏医学常识,不愿长期接受治疗,担心得并发症,害怕西药有副作用,还有的患者想走‘捷径‘,盲目相信偏方、‘纯天然‘,再加上商家高明的虚假宣传,很容易上当受骗。临床上就有不少因盲目相信降糖保健品而停掉正规药,最终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因合并症危及生命的案例。而且有些降糖保健品中会违法添加西药成分,因此血糖会在服药后快速下降,这很可能造成药物过量,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导致低血糖。


      李文慧提醒,面对五花八门的糖尿病保健品,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警惕"糖尿病患者的福音"、"糖尿病治疗新突破"等字眼,目前糖尿病仍不能根治,称能"根治",多是为了牟利。2.很多商家会利用权威媒体的公信力来吸引消费者,也不要盲目相信。3.很多产品打着免费赠送、返现等幌子来吸引消费者,然后再大力推销产品,面对"诱饵"一定要冷静。4.无论是多大牌的"专家"、多畅销的书籍,只要一涉及产品,无论是药品、保健品还是仪器,都应质疑其真实性。5.看病不是小事,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这项成果大医院是否采用,主流专家怎么看等。不能光听宣传怎么说,应亲自去核实,如果核实不到,就宁可不要相信。吃药治病跟逛超市、下饭馆不同,一定要先看病再拿药,决不能只听宣传就自行买药,其危险程度仿若"蹚雷。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