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淋巴瘤发病率提升 但有办法治

淋巴瘤发病率提升 但有办法治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5-4-1 00:05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从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香港实业家霍英东、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的去世,到2013年知名企业家李开复的确诊,淋巴瘤这个癌症家族"小字辈"一次次闯入人们的视线。淋巴瘤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期,《生命时报》专访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张军一教授,请他为大家系统地讲解一下这个疾病。


  《生命时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淋巴瘤似乎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它在我国的发病率究竟有多少?

  张军一:淋巴瘤在癌症家族中的知名度比较低,在我国男性高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9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10位。但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在全球的发病率每年增加4%,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名新发病人。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内的淋巴瘤发病情况数据,但据相关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淋巴瘤发病率已达到6.43/10万,每年新增患者2.5万人,死亡人数接近2万。

  过去20年,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75%,在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中位居第3位。从各地的调查数据来看,来自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1年淋巴瘤新发1261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3.3%,发病率由2002年的5.26/10万升至9.95/10万,去除年龄影响因素外,年平均增长3.43%。《北京市2011年度健康白皮书》显示,淋巴瘤在北京的发病率10年间上升108.9%,年均增长4.9%,这一增长速率与西方发达国家近15年的数据相似。上海市的数据显示,当地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至11/10万,接近西方水平。


  《生命时报》:哪些人容易得淋巴瘤?它的诱因有哪些?


  张军一:说起淋巴瘤,就要先简单谈一谈淋巴的概念。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连接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起着过滤和防御功能,是机体的免疫器官。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一些大小不一、形如蚕豆的组织,遍布全身各个部位,主要功能是通过淋巴管收集人体各处的淋巴回流,过滤淋巴液、消灭细菌、清除细胞残屑等异物。当细菌、异物、癌细胞等通过淋巴结时,淋巴细胞就会增殖活化与之"英勇作战"。在这种与外界刺激不断对抗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可能失去控制而发生变异,进而可能过度增殖形成肿瘤。


  尽管淋巴瘤的病因尚未最终明确,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致病因素,如某些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常被认定是可能因素。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两成淋巴癌患者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与某些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关;EB病毒感染被证实与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明确相关;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接触与淋巴瘤发病风险增加也有一定关系。吸烟以及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可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淋巴瘤和其他癌症不同,是免疫力下降后引起的。而城市白领普遍工作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容易导致淋巴细胞变异,引起恶变。有研究发现,接受过电离辐射的日本长崎和广岛的幸存者,几十年后淋巴瘤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因此,如今被大量使用的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也可能是淋巴瘤发生的诱因之一。


  《生命时报》:淋巴瘤有不同分类吗?它在哪些年龄段高发?


  张军一:淋巴瘤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疾病,根据病理分型大体上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再细分下去可多达80余种,每一种淋巴瘤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预后。


  据中国淋巴瘤研究协作组(CLSG)2010年报告的10002例淋巴瘤病例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4岁,男女之比为1.6:1。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中国淋巴瘤患者的80%以上,而霍奇金淋巴瘤是欧美人的高发类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在各个年龄均有可能,一般在55岁以后发生率会明显上升;而霍奇金淋巴瘤则呈现双峰状态,其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人及65岁以上中老年人。

  淋巴瘤在发病年龄上有两大特点:第一,20岁左右原本不是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但这些年轻人患淋巴瘤的几率却相对较高;第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比例较高,甚至在八九十岁的人群里,肺癌、胃癌等的发病率已经大大下降了,但淋巴瘤的发病风险反而增加了。


  《生命时报》:淋巴瘤有哪些常见症状?有没有比较典型的疾病信号?淋巴结肿大与淋巴瘤有啥关系?


  张军一:淋巴瘤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全身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正常的淋巴结像蚕豆一样大,椭圆形,质地较软,光滑可移动,很难触摸到。如果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身体表浅部位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或变软、破溃或触及波动,就可能是一种疾病警报。但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瘤,在临床上往往首先考虑淋巴结炎症或者淋巴结结核。除了淋巴结肿大,约半数淋巴瘤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瘙痒等全身症状,这些征兆经常让人与流行性感冒等轻微疾病产生混淆,因而导致错误的诊断而延误治疗。一般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常常伴有疼痛,有效的抗炎治疗后,肿大淋巴结会缩小、消失。而淋巴瘤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常常无痛,抗炎治疗不会缩小,且会逐渐肿大,肿大淋巴结可以融合成团。


  建议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不妨经常自己摸摸腋窝、腹股沟、颈部、锁骨、耳后等处,看看有没有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自检方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如果有超过1厘米的淋巴结或淋巴结迅速变大,或伴有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咳嗽、皮肤瘙痒、体重突然明显减轻,持续半个月以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淋巴瘤的诊断"金标准"是淋巴结病理活检。活检最好能取一个完整的淋巴结,有助于病理科医生的正确诊断,此外还有B超、CT、骨髓穿刺等,部分患者还需要做腰椎穿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不仅能显示肿瘤病灶大小,还可显示其内部代谢活性,在临床分期及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上有较好价值。


  《生命时报》:老百姓都觉得淋巴瘤很难治,是不是真的这样?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军一:在上世纪40年代,淋巴瘤是第一个通过化疗获得治愈的恶性肿瘤,化疗的历史也是从治疗淋巴瘤的经验中发展起来的。近20年来,第一个针对淋巴瘤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单抗类药物———利妥昔单抗的临床应用,使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比起肺癌、肝癌等实体恶性肿瘤,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多,疗效和预后相对更好,是可以治愈的肿瘤之一。据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随着靶向药物的问世和治疗方案的不断规范,曾被称为不治之症的恶性淋巴瘤治愈率已达50%以上。就不同亚型来看,国内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早期患者治愈率达70%;早期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可达50%,5年生存率已超过50%;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更是高达80%以上。


  淋巴瘤发现越早,治愈的机会就越大。不过,淋巴瘤的早期症状相对隐匿,有些患者一经发现就是Ⅲ、Ⅳ期,出现了全身不适症状如:腹痛、胸闷、消瘦等才来就诊,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即使患上淋巴瘤,也不必过于担心。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化疗,一些靶向治疗药物更是大大提高了淋巴瘤的治愈率。部分患者可联合放疗。手术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考虑选择。淋巴瘤很容易复发,初次治疗很关键,应时刻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如果出现发烧、胃肠不适、骨痛等问题,应做血常规等生化检查、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问题。治疗结束后前两年复发风险比较高,需每3个月复查一次,2年后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分型有关系。临床上有一个打分表,包含5项:年龄大于60岁,临床分期侵犯多处淋巴结,乳酸脱氢酶超标,病人一般状况差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每满足一项就加1分,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生命时报》:如何预防淋巴瘤?哪些高危人群需要额外留意?


  张军一:建议乙肝病毒、EB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经常接触化学涂料或电子辐射的人群,要多加留意,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减少接触化学物质和辐射。预防淋巴瘤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平衡合理的膳食结构,良好的心态。我们不妨适当放慢生活的脚步,与人为善,让精神始终保持在最佳"频道";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经常"开夜车",经常锻炼身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和热量摄入,少吃或不吃腌制食物。有条件者要每年体检一次,对于预防淋巴瘤这种比较隐蔽的肿瘤帮助极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