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疼痛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居家太久这种疼痛程度就要就医了
(来源:科普中国)疫情期间,部分居家办公的人群出现了颈痛、腰痛、膝盖痛等不同部位的疼痛。疼痛是一种人体基本的自我防卫反应,它是身体的“警告信号”,会提醒我们的大脑此时身体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事件疼痛是一种病不可忽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疼痛既是所有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慢性疼痛也是一种疾病。目前,疼痛已成为紧随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公众对于疼痛的疾病知晓率只有14.3%,慢性疼痛患者的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不足20%。
事件管好“老来痛”晚年才幸福
(来源:生命时报)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超出很多人的想象。9月3日,《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版》发表的一项超过5000人的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3%曾在过去6周内出现过至少一个部位的疼痛,其中又以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见。研究认为,肌肉骨骼疼痛已成为全球老年人致残和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件穴位的故事291悬钟:疼痛

上回书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38穴阳辅,它对缓解关节疼痛,尤其是下关节疼痛有较好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39穴悬钟,它同样也是一个缓解疼痛的重要穴位,尤其是各种关节疼痛,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书评怎样的疼痛是心梗的表现
(来源:生命时报)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有的十分凶险,有的表现轻微或不典型,也有一些幸运的患者,自己缓过来了,但留下了陈旧性心梗的痕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孙涛表示,一说到心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胸痛。其实,心梗有许多非典型的“疼”,不容易识别,容易造成误判。那么,哪种疼才是心梗呢?
事件世界镇痛日疼痛本是病 别忍
(来源:人民日报)头痛、颈椎痛、手腕痛、眼睛痛、腰痛、神经痛……这些日常疼痛,你经历过吗?10月11日是世界镇痛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张建海,带您了解几乎伴随我们一生的疼痛。
事件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
(来源:新华网)疼痛是人体受到损害或疾病侵袭的预警性信号,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万至2000万的速度增长。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行业新闻骑行疲劳寒冷引起的膝关节疼

由于天气转凉、雾霾等原因,暂停了户外骑行。12月11日,北京天气比较好,气温也还行,于是去了一趟香山,往返骑行31.4公里,这距离上次骑行间隔了近1个月的时间。其间,由于寒冷+疲劳等因素,右膝外侧疼痛,并伸延至小腿外侧到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上网搜索一番,并结合自身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膝关节疼痛方面的科普吧!
本站患者信任医生疼痛感少
(来源:生命时报)医患是利益共同体,信则两利,疑则两伤。已有科学研究显示,积极和谐的医患关系会影响患者多种健康结果,包括增加舒缓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等。美国迈阿密大学心理学系研究人员发表在《大脑皮层》上的一项新研究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再添新佐证——患者信任医生,疼痛感少。
事件五步把疼痛描述清楚
(来源:北青报)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疼痛困扰,91%的中国人经历过身体疼痛,34%的人每周都会经历身体疼痛。很多疾病最初被发现也是因为疼痛。能够正确描述你的疼痛有助于医生更准确找到背后的原因。然而,很多患者花费了很多时间也说不清自己怎么个痛法。
事件近六成中老年人被疼痛困扰
(来源:北青报)一项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中老年人正受到至少两种疼痛的困扰。而他们中的半数,都选择了能忍则忍。且年龄越大,忍痛比例越高。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选择3天内就医,60%治疗后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而3天后甚至更长时间就医,则有难治愈的趋势。
事件久坐看电视疼痛多
(来源:生命时报)久坐已被证明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近期,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玛丽·麦基洛普健康研究所、贝克心脏和糖尿病研究所、迪肯大学运动与营养科学学院等机构联合在《BMC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一项新研究,首次报告了中老年人身体疼痛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每天看电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每天看电视时间的增加与身体疼痛严重程度的增加显著相关。
事件疼痛是病 忍痛不成徒伤心
(来源:北青报)人老了浑身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错!慢性疼痛是病,可防得治!调查显示,约有七成的患者面对疼痛选择忍耐。但很多人不知道,忍痛不仅能把小痛拖成大痛、大痛拖成慢痛,还会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