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太久这种疼痛程度就要就医了

在学习如何缓解疼痛之前,首先要正确了解疼痛,那么如何判断自身的疼痛程度?什么程度的疼痛需要就医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康复教研室教师刘冬森博士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
根据位置判断疼痛类型
发生疼痛时,首先要正确区分疼痛的类型。在生理学层面,一种类型是浅表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黏膜等位置,较为常见的有刺痛和灼痛两种;另一类是深部疼痛,通常发生在肌肉、肌腱、骨骼、关节等位置,常见的有钝痛和痉挛痛。此外,疫情居家期间还可能遇到内脏痛,内脏痛的定位模糊,疼痛程度较深,还可能引发牵涉痛,即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如果长时间持续出现内脏痛,需及时就医。
此外,我们还需要正确区分“酸”和“疼”两种不同感觉。“酸”通常是局部肌肉工作时间过长产生的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只要经过适当休息就能得到缓解。但“疼”可能带来长期的困扰,甚至会演变成疾病。
确定疼痛程度可用数字评分法
判断疼痛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数字评分法”,疼痛程度由0—10分逐渐递增。例如,蚊虫叮咬、蜜蜂蛰的疼痛程度为3分左右,被锤子砸到引起的疼痛程度大致为4分,被火烫到的灼烧感是5分,削水果割伤手指的疼痛程度为6分,骨折引起的疼痛为7分。大致来看,2分为轻度疼痛,4分则达到了中度疼痛,而6分以上的疼痛通常无法自行处理,需要辅助以医疗手段。
某些疼痛或是心理因素所致
在心理学层面,某些疼痛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例如,一些长期有慢性腰痛的患者经常会觉得腰痛,但经过检查后发现各方面功能已基本恢复,这时的腰痛很可能就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
对此,专家建议,我们要对疼痛有正确认识,多关注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动态,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扩大自身负面情绪。此外,要注重情绪管理,保持良好心态,不忽视也不扩大疼痛带来的“警示信号”。(来源:科普中国)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