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055太乙:养胃健脾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阳明胃经的第22穴-关门,它是治疗小儿遗尿之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胃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23穴-太乙,这是一个强壮穴,它具有养胃健脾之功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强壮之穴
太,大也。
乙,卯木也,风也。
太乙,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的针灸穴位库发现,除太乙穴之外,包含“太”字的穴位,共涉及到了4条经络的4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并且,基本上是一条经络就一个“太”字的穴位,足见这种“太”字的命名可不是随便的:
经外奇穴头顶部:太阳
而在所有的361个穴位当中,包含“乙”字的穴位,仅“太乙”一个,别无分号,其特殊性也昭然天下。
我们曾经解读过肺经的太渊穴,是这样描述其循行路线的:
在说到经渠穴时,我们提到,肺经的经水从列缺溃散之后,形成万川归海之势,汇入到了经渠穴,所以它又被称之为肺经之经穴(所行为经,属金),足见这渠经水的强大。
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辩证和螺旋式的,极至之后,必会分散。就如尺泽之集聚之后,就坠入到了孔最的深洞之中;经渠汇聚之后,就要坠入到了太渊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渊穴之“太”字,代表了极致之意;“渊”,深渊之意。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
胃经的循行也如肺经的循行一样,先是在关门穴处被截流了汇聚了(肺经是在经渠穴处被汇聚),然后到了太乙穴处开始横向的发散(肺经是在太渊穴处发散),因此,二者的道理几乎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穴位的命名,还是很有规则的。
健康一线有关太乙穴的介绍
二、养胃健脾之要穴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以“太”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了12正经的5条经络中的5个穴位,即下面的红字标的。
①多气多血:如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此二经常多气多血;
②多气少血: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手少阴心、足少阴肾、手太阴肺、足太阴脾,此六经常多气少血。
③多血少气: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手厥阴包络、足厥阴肝,此四经常多血少气;
这其中多气少血的穴位占了五分之三,说明“太”字的穴位,调血的作用比较强,换言之,刺激它,可引血向此汇聚。太渊穴之所以有定喘作用(运动之后),就是因为运动之后,气的运行比血的运行速度快,破坏了气血的同步平衡,故而喘。点按太渊,其目的是调集更多的血过来,以达到气血的平衡,平衡了,喘就这样定了。
太乙穴中的“太”字,是指大,而这个大,主要是指血量供应足够的大,毕竟它靠近腹主动脉;而“乙”指的是风,其实在人体中主要指的是气,因为离腹主动脉近,温度相对就比较高,所以血被加热后,就容易气化,形成推动血的气,因此“太乙”穴,应该是一个气血都极为充沛之穴,毕竟,消化食物,是需要大量的气血来保障的,刺激它,可同时引导气血向此汇集,因而它就具有了养胃健脾的作用。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消食导滞,除湿散热
【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四、总结
1、强壮穴
2、养胃健脾
这正是:后天之本脾胃中,消食需要血气冲,点按太乙招援军,养胃健脾乃上工!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1五脏别论之...11-1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0五脏生成之...11-1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9六节藏象论...11-0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9六节藏象论...10-2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8灵兰秘典论...10-2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7阴阳别论之...10-1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6阴阳离合论...09-3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23
- [事件]没苦硬吃、没福硬享啥心态11-24
- [事件]多睡1小时性欲涨14%11-24
- [事件]脸型、体态看出性能力11-24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